全部藏品

探索9523個藏品
香蕉衣
香蕉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0年前後由潘烏吉(Ipay)、潘阿玉(Ajorq)、朱阿比(Api)三人合作製成。1999年朱阿比、潘阿玉、潘烏吉以噶瑪蘭族香蕉絲作品獲得台中縣第五屆編織工藝獎之生活產品設計貳獎。 2000朱阿比的香蕉絲織布獲頒台中縣文化局手工藝貢獻獎,三位是具右代表性的耆老藝師.
賽夏族臀鈴
賽夏族臀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臀鈴 (tapangasan)是賽夏族矮人祭(Pasta’ay)期間連續三晚到天明的歌舞隊伍中最響亮的發聲器物。在矮人祭歌舞祭場中,賽夏族不同的姓氏製作並派出代表揹著臀鈴,併連成排。 在姓氏肩旗(kilakil)導引下,臀鈴隊伍時而與歌舞隊連結在一起,時而分開自成一排。
祭祀用長衣
祭祀用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為祭祀用之對襟無袖長上衣,其衣上半部為白色,其意義為「做人心地善良、清白」,中下半部以紅色為主要飾紋,其意義為「朝氣蓬勃、生活幸福」,其紅色條紋中間穿插紅、黑、白夾織的菱形、三角形、卍字形等花紋,其紋與矮靈祭歌中的含意相關,而樣紋周邊輔以黑色則表示「做人不可黑心」。
拼板舟
拼板舟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件藏品完成於一九九九年四月,由夏曼•藍波安先生歷時二個多月製作完成,由十五塊板拼製成,用掉十隻木頭,材質為麵包樹等.製作完成後,並召來親友舉行慶祝儀式一天一夜。
大魚筌
大魚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魚筌底為斜紋編法的小籃,方形。魚筌之外簍為絞織編法,其外側另加以籐條緊繫之,修緣為加篾紮編法。魚筌之內簍,長34.0cm,剩篾10.0cm,筌身為絞織法,底緣為8字形修緣法,口緣下層為夾條縫紮法,上層為加篾紮邊法。
噶瑪蘭族香蕉絲地織機
噶瑪蘭族香蕉絲地織機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確認購藏後製作。新製品。 (附未完成的香蕉絲布,以呈現各織具之位置、功能、用途。) 在噶瑪蘭的社會中,由女性負責製作香蕉絲,噶瑪蘭人織作香蕉絲的重要織具,依工序而有整經架(噶00022)及織布機(噶00023)兩種。
Syangan(矛刀)
Syangan(矛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Syangan(矛刀) 為南澳泰雅人狩獵用具及作戰武器。木柄帶有金屬頭的標槍,是獵人打獵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刺殺山豬、黑熊時,是非常重要的獵具。此外,由清代劉銘傳的奏摺所見,這項武器也是用來抵禦清兵進入山區的重要作戰武器。
捕魚竹簾
捕魚竹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集體捕魚時使用,或是用來驅魚入拉告池。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三角漁網
三角漁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手持捕漁網,物件中央原有手握的橫桿。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小號魚筌
小號魚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魚筌會放在拉告底層的竹管間,內放誘餌。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以紅白藍色三布條上端縫合而成,紅色布條在兩旁,藍色在中央,每條布之下半部裝飾以彩帶及花邊,末端有藍紅黃色製成之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色長布條二條,白色長布條三條,五條上端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綴各式彩帶,末端有18cm長之紅,白,綠色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以五幅棉布製成,上端五幅連在一起,下端分開。中間的三幅是粉紅色,外邊二幅是大紅色。每幅的下端各有綠紅黃三色絨線多束,並有各種鑲邊多條。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由紅白藍三色布條五塊上部相連,布條下部約14cm地方用花邊緞帶綴成橫紋,共五條花邊。每條布下端有紅白綠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色長布條二條,白色長布條三條,五條上端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縐各式彩帶,末端有14.0cm長之紅、白、綠色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白、綠五塊長布條上半段相逢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布條貼成花紋,末端有7.0cm絨線流蘇,腰帶末端亦有4.0cm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白色長布條各二條,青色布條一條,五條上半段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綴各式花邊及彩帶,末端有12.0cm長之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由紅白二色布條五塊上部縫合而成。布條下部有七條花邊連綴的橫條。各布條下有紅白綠色的流蘇,長9.0cm。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由紅,白,淺藍三色布條五塊,上部相連,布條之下部約15.0cm。有紅,白細線紋,各布下端有紅,綠,黃三色12.0cm長之流蘇。
南澳耆老 Raha Abaw 林阿嬌觀看兩位人類學家石磊與吳燕和問候南澳鄉親影片的動容神情
南澳耆老 Raha Abaw 林阿嬌觀看兩位人類學家石磊與吳燕和問候南澳鄉親影片的動容神情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撒奇萊雅男用綁褲
撒奇萊雅男用綁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香蕉布
香蕉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潘烏吉女士於2000年織就的一圈布料,尚未剪斷為單塊布.
香蕉絲線球
香蕉絲線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香蕉絲線球與一捆剛曬乾未撕製成線的香蕉絲為一組,呈現香蕉絲製作的過程
披肩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賽德克族服飾一套(分類號30511~30514共4件)於慶典正式場合穿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