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134個藏品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所有者: 吳竹頭先生(捐贈者吳欣勳先生之祖父)。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所有者: 吳竹頭先生(捐贈者吳欣勳先生之祖父)。 此項寫真資料以當時日本政府的軍事討伐成績宣揚為主,經比對後其內容與昭和六年出版的《霧社事件討伐寫真帖》十分相似,雖未收錄於其中,但同樣呈現其行軍陣容、飛行機偵察、山砲隊砲擊情形、味方蕃(以番制番)的攻擊策略等。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所有者: 吳竹頭先生(捐贈者吳欣勳先生之祖父)。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所有者: 吳竹頭先生(捐贈者吳欣勳先生之祖父)。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所有者: 吳竹頭先生(捐贈者吳欣勳先生之祖父)。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霧社事件寫真帖照片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所有者: 吳竹頭先生(捐贈者吳欣勳先生之祖父)。
來自中研院民族所、南澳策展人與宜蘭縣史館出席者
來自中研院民族所、南澳策展人與宜蘭縣史館出席者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右起:民族所博物館前主任劉斐玟、南澳策展人Pisuy、民族所黃智慧、宜蘭縣史館館長廖英杰、民族所前所長胡台麗、人類學家阮昌銳,民族所策展人黃約伯 Yobu Losing、阮昌銳夫人、民族所劉璧榛
來賓參訪策展人的泰雅家屋
來賓參訪策展人的泰雅家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左起:中研院民族所胡台麗、國立臺灣博物館李子寧、策展人Pisuy、Wilang、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主任劉斐玟、中研院民族所劉璧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巫文隆夫婦。
兩位策展人為鄉親導覽
兩位策展人為鄉親導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獵與織》的中研院民族所策展人Yobu Losing黃約伯(左)與南澳策展人Wilang(右)於「部落優先日」向南澳耆老講述展示內容。
開始織布
開始織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開始織布。|紡織的程序大致分成四大階段:紡線、煮線、理經、織布。圖為第四階段:織布。織布是需要體力與技術的工作,老人與小孩都無法勝任,最理想的織布者是20歲到40歲的婦人。《南澳的泰雅人》( 1964: 393-395 )
工作服
工作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工作服。|獵人們出發往獵區前日,會準備赴獵區應用的東西。此位獵人身上所背藤包 ( Busi ) 分為底與蓋兩部分,二者以繩連繫防止遺失,其用途為放置隨身攜帶的日常小用具,如菸斗、小刀之類。《南澳的泰雅人》( 1964: 427, 505 )
出獵去
出獵去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出獵去。|狩獵出發的日期是由獵團首領決定,首領是由富有經驗的獵人或Gaga首領擔任,獵獲物則由參加者平分。出獵前,有經驗的老人會向獵團青年示範獵具的使用方式。《南澳的泰雅人》( 1964: 505-507 )
主人與狗
主人與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主人與狗。|男孩子到了十歲以後,便會隨父兄參加獵團到獵區學習狩獵與裝置陷機技術,直到他們獵捕了第一個野獸後,方才被視為是個真正的獵人。圖為出獵前的獵人與他的獵狗。《南澳的泰雅人》( 1964: 503 )
軭線
軭線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軭線。|紡織的程序大致分成四大階段:紡線、煮線、理經、織布。圖為第三階段:理經。泰雅族的理經法可分為兩種,一為平織理經法,一為人字紋理經法。理經步驟是一個將不相干線條變成長度相等而彼此關聯的線組的循環活動。《南澳的泰雅人》( 1964: 387-393 )
紡線
紡線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紡線。|紡織的程序大致分成四大階段:紡線、煮線、理經、織布。圖為第一階段:紡線。首先積麻:先將較短的苧麻絲搓揉後束在一起。後紡線:將接續起來的苧麻絲,借紡垂的力量使其變堅固光滑,便於織布。《南澳的泰雅人》( 1964: 385-386 )
織成的寬幅花布
織成的寬幅花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織成的寬幅花布。|南澳人的布匹共分為五種:白布、被單、披風、毯子、腰帶。圖為南澳婦女展示編織的寬幅花布成品。博物館的影像資料庫並未標示該婦女之名,但經由這次共作展,得由當事人也是當年南澳研究團隊的翻譯人員林阿嬌女士,親自指認,圖中二人分別為林阿嬌Raha本人(左)與其母親(右)。
南澳村鳥覽
南澳村鳥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澳村鳥覽。|1960年代的南澳村全景,可清晰見到泰雅族人移居此村落的房屋安排。南澳村建立於1932年,1942年因颱風來襲,南澳村原址全毀,故遷至此處。《南澳的泰雅人》(1963:19)
民族所南澳泰雅工作團隊與當地少女合影
民族所南澳泰雅工作團隊與當地少女合影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往水源地途中。|民族所南澳泰雅工作團隊與當地少女合影。圖為宋龍生(左一),吳燕和(左二),右為阮昌銳。原始影像記載為:往水源地途中。
殺豬分配
殺豬分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殺豬分配。|泰雅族和其他大多數民族一樣,認為宴客是一種必需的社交活動。宴客和平常吃飯一樣,食物放在中央,所有客人圍成圓圈男女雜坐,並不以性別區分。《南澳的泰雅人》( 1964: 367 )
調查人員李亦園(右二)與翻譯人員江新財Tosung(右一)、王長治(左一)
調查人員李亦園(右二)與翻譯人員江新財Tosung(右一)、王長治(左一)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李亦園與翻譯人員。|民族所南澳泰雅工作團隊的主持人李亦園(右二)與當地翻譯人員江新財Tosung(右一)、王長治(左一)。原始影像記載為:李亦園與翻譯人員
穀倉
穀倉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穀倉。|泰雅的穀倉是一種舂上建築 (即屋舍地板高於地面),為便於取物與照顧,大多位於家屋的前後左右。採用舂上建築的目的有二,一為防潮,二為避鼠。穀倉地面離地基約三尺左右,因是糧食所在,故平時上鎖,也忌諱外人窺視。《南澳的泰雅人》( 1964: 378 )
少女候車
少女候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少女候車。|泰雅族沒有築路的習慣,所有道路是順著自然地勢、沿山坡發展。日治時期道路拓寬,有些遷移至平地的村落,通往村外的主要道路已可行駛汽車。圖為南澳少女們於武塔村站牌候車。《南澳的泰雅人》( 1964: 429 )
南澳翻譯人員林阿嬌Raha Abaw
南澳翻譯人員林阿嬌Raha Abaw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翻譯人Laxa。|民族所南澳泰雅工作團隊的石磊,負責調查與撰寫《南澳的泰雅人》一書中的「物質文化」單元,其中的紡織篇主要由當地翻譯人員王長治先生(碧候村)與林阿嬌女士(南澳村)協助。圖為林阿嬌Raha女士。
織布的過程
織布的過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織布的過程。|圖中整經者為彭秀玉,為南澳泰雅耆老郭彭蘭妹之母、武塔派出所前所長郭永光之外婆。郭彭蘭妹為本次共作案受訪的10位南澳泰雅耆老之一,博物館影像資料庫原先並未載明整經者之人名,但經由這次共作展,得由郭永光指認、提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