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個藏品
大清一統天地全圖
大清一統天地全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大清一統天地全圖〉,全圖以扇形兩面繪製地圖,各面內容分別為清代全國疆域,含省、府、州、縣的分佈及天文星象圖;各圖圖面上均附圖說。 繪圖的目的不在表現地圖的真,因此圖中資訊有明顯的錯誤;似乎純為文人雅士間的把玩與收藏。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依圖文所示,此圖據乾隆三十二年(1767)浙江餘姚黃千人的舊圖摹刻增補而成。黃千人(1694–1771),字證孫;其祖父為黃宗羲(1610–1695),父親為黃百家(1643–1709)。
皇輿全覽分省圖
皇輿全覽分省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皇輿全覽分省圖》, 以經過北京之子午線作為中經線,具經緯網,分省圖均附圖題,書寫於圖上;圖題依序為:直隸、盛京、山東、山西、江南、江西、浙江、河南、湖廣、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輿圖,共十五幅,獨缺陜西輿圖一幅。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皇朝一統輿地全圖〉,全圖條幅裝裱,分裱八軸;采計方,每方百里,共八排拼合。全圖采木刻朱墨雙色套印,以紅色繪製經緯網與注記聚落符號,其餘墨色黑線則繪製方格,每方以百里計。
大清廿三省輿地全圖:附朝鮮州道輿地圖
大清廿三省輿地全圖:附朝鮮州道輿地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大清廿三省輿地全圖〉,副題〈附朝鮮州道輿地圖〉,附圖例、方位座標;圖左下方繪東、西兩半球。全圖主要描繪清晚期疆域及二十三省的行政區域及各省、府、州、縣的分佈。但將全境以扭曲的方式描繪,以致於圖面所表達的疆域似稍變形而失真。
天下圖
天下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本圖無題,暫定〈天下圖〉,系由〈天下圖〉及〈山海圖〉兩手繪圖稿所組成。圖上方為題書〈中國十三省圖〉,但實為十六、七世紀,朝鮮流行的一種輿圖形式,代表當時朝鮮知識界對天下的觀念。
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
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據圖右識文,記「乾隆丁亥年(三十二年,1767)間,餘姚黃千人曾為天下輿圖,其中山川疆界都邑封圻,靡不星羅綦布,如指諸掌洵足瞻」,但「此圖久經鐫版行世,茲特刻為屏幅」,是以全圖由八塊圖版拼合而成。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皇朝一統輿地全圖〉,系描述清中葉前的全國政區疆域;圖左上方有識文,詳述本圖始末及範圍:「皇朝康熙、乾隆兩朝,內府輿圖外間流布絕少,陽湖孝廉董方立(1791–1823,董祐誠,字方立)精心仿繪,複博稽掌故,旁羅方志。自乾隆以來州縣之改更,水道之遷異,皆參校確實,而署之以道光二(1822)年為斷。
大清分省輿圖
大清分省輿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冊題名《大清分省圖》或依內容而訂,補記於書套封面,其上後補鈐「和順齋制」;圖冊由總圖、盛京和直隸等十八省圖組成,共十九幅。各圖不注圖名、未標圖例及計裏方格。圖中以細字注記部分地區的歷史掌故或傳說。圖內的山脈、沙漠用形象繪法的方式表現,黃河、長江之線條過寬,不符合整體比例,河道亦不標示名稱。
康熙皇輿全覽圖
康熙皇輿全覽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康熙皇輿全覽圖〉,系 Walter Fuchs(1902-1979;中文名字為福華德,一般音譯為福克思)於1943 年,在北京輔仁大學影印出版《康熙時代耶穌會教士地圖集》(Der Jesuiten-Atlas Der Kangshi-Zeit),
輿地全圖
輿地全圖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輿地全圖〉;根據圖右下方「圖例」說明本圖之編制系參照「康熙癸醜(十二年,1673)」黃宗羲舊圖所刻,同時增訂陸續歸入清朝版圖,如「顧其時臺灣、定海未入版圖,而蒙古四十九旂之屏藩,紅苗八排、打箭爐之開闢,哈密、喀爾喀西套、西海諸地及河道海口新制猶闕」、「改土歸流廳縣之分建,衛所之裁併」,均在圖中
乾隆天下輿地圖
乾隆天下輿地圖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圖題〈乾隆天下輿地圖〉系據圖中內容擬訂;圖例見「圖跋」說明:「凡兩京省會城郭至大方圈者為是,各府分次大方圈者為是,各縣俱小圓圈,各州俱小長方圈,直隸州加雙圍方圈,各衛所俱小針方角,大衛所加雙圍小針方角。大黑路有各省之界至,小黑路者各府之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