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1個藏品
胡傳稟臬道顧肇熙抄件
胡傳稟臬道顧肇熙抄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光緒十九年六月,胡傳兼代「統領鎮海後軍各營屯」之職,發覺軍中吸鴉片者竟十有其九,「所見更甚於所聞」,認為茲事體大,因為軍中一切弊端,皆由鴉片而起,於是決定徹底整頓。胡傳上書按司道顧肇熙,力陳己見,以為「後山官民,皆恃軍營以立足,尤關緊要。而廢弛之責,卑職適逢其會而獨任之。
光緒十九年十月初五(1893.11.12)胡傳日記
光緒十九年十月初五(1893.11.12)胡傳日記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胡傳兼代「統領鎮海後軍各營屯」之職,發覺軍中吸鴉片者竟十有其九,「所見更甚於所聞」,認為茲事體大,因為軍中一切弊端,皆由鴉片而起,於是決定徹底整頓。終於在三個月後,「自此營中所有烟燈一律掃除矣。」他在日記中記下禁烟之難。
胡傳復邵作舟函抄件
胡傳復邵作舟函抄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胡傳先在光緒十八年九月廿八日(1892.11.17)寫信給邵作舟,討論興辦臺灣海防事宜。後得邵作舟回函,邵氏以自身對北洋海軍的觀察,對胡傳提出建立水師的構想,分析利弊。胡傳有感於邵氏誤解了他的想法,又於光緒十九年元旦(1893.2.17)再覆函,扼要說明對臺灣海防的初步設想。
胡鐵花行述
胡鐵花行述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這是光緒乙未(1895)張煥綸(經甫)代胡適兄弟四人所撰的〈胡鐵花行述〉。末有胡適後來註記:「此冊是先兄紹之圈讀加註的。適」。
胡傳全臺巡查路線圖
胡傳全臺巡查路線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全臺營務處總巡是胡傳來臺的第一份工作,他從光緒十八年三月廿六日(1892.4.22)展開步行全島、巡查各營的壯舉。此次巡查,先由南路開始,行程包括:(1)南路:三月廿六日至四月九日(4.22-5.5)從安平至恆春沿海各地。
張幼樵致吳清卿京卿書
張幼樵致吳清卿京卿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為了取得護照,以便出關遊歷東三省,胡傳得同鄉章芹生引薦,請張佩綸寫介紹信給在吉林幫辦邊防事宜的吳大澂。胡適後來在《日記》記道:「張幼樵(佩綸)在光緒七年(1881)作書介紹先父(胡傳,字鐵花)去見吳愙齋(大澂)。此是先父後來事功的開始。」這是胡適請人抄寫的介紹信,題為〈張幼樵致吳清卿京卿書〉。
光緒十八年九月初五(1892.10.25)胡傳日記
光緒十八年九月初五(1892.10.25)胡傳日記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光緒十八年九月五日(1892.10.25),胡傳即將赴臺南就任新職時所作〈大江東去和王蔀畇孝廉送別〉,說明他當時的心情。 胡傳任職臺南鹽務提調期間,依老友顧肇熙之勸,將家眷自上海接來,光緒十九年二月廿六日(1893.4.12)闔家在臺南團圓。
胡傳稟臬道顧肇熙抄件
胡傳稟臬道顧肇熙抄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光緒十九年六月,胡傳兼代「統領鎮海後軍各營屯」之職,發覺軍中吸鴉片者竟十有其九,「所見更甚於所聞」,因而上書按司道顧肇熙,陳述內情並請指示。這件是光緒十九年六月三十日(1893.8.11)胡傳稟顧肇熙的抄件。
胡傳致邵作舟函抄件
胡傳致邵作舟函抄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胡傳奉命巡視全臺營務,歷經六閱月,他觀察所得,深感臺灣防務有根本戰略上的缺欠。光緒十八年九月廿八日(1892.11.17)胡傳寫信給正任職於北洋天津支應局的同鄉邵作舟(1851-1898),討論興辦臺灣海防事宜。
胡傳上藩臺顧肇熙書抄件
胡傳上藩臺顧肇熙書抄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光緒廿一年正月廿五日(1895.2.19)胡傳聽聞威海衛失守,海軍覆沒的消息,立即上書藩臺顧肇熙,陳述後山防備之情形及困境。
胡傳四十七歲畫像
胡傳四十七歲畫像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1887年,胡傳四十七歲的畫像。胡傳(1841-1895,道光廿一年至光緖廿一年),原名珊,字鐵花、一字守三,號鈍夫,安徽績溪上莊人,胡適之父。20歲逢太平天國之變,一家人在刀兵、瘟疫、饑餓中度過五年。太平軍敗後,在家鄉主持修復宗祠長達12年,方始告功成。
胡傳代理及真除「臺東直隸州知州」一職的奏摺
胡傳代理及真除「臺東直隸州知州」一職的奏摺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這是胡傳奏摺的其中三頁,內容為胡傳代理及真除「臺東直隸州知州」一職事。胡適紀念館藏有奏摺原件,是1958年胡適先生來台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時,自美運寄回台的。
胡傳步入仕途後歷任長官對他的評語
胡傳步入仕途後歷任長官對他的評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這是胡傳奏摺的最後一頁。胡適紀念館藏有奏摺原件,是1958年胡適先生來台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時,自美運寄回台的。
光緒十八年五月廿四日(1892.6.18)胡傳日記
光緒十八年五月廿四日(1892.6.18)胡傳日記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胡傳在光緒十八年五月廿四日(1892.6.18)的日記記下他在埔里查閱防軍情形之所見所聞:「埔里所屬有南番,有北番。南番歸化久,出亦不滋事。北番出,則軍民爭殺之;即官欲招撫,民亦不從,蓋恐既撫之後,不能禁其出入,道路為所熟悉,不能復制也。
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
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胡適於1952年12月27日探訪幼年住過一年多的臺東,演講「中學生的修養與擇業」。12月28日,他還在忠烈祠前種了兩株樟樹。臺東縣為紀念胡適的蒞臨,將火車站前的光復路改為鐵花路。以後並將鯉魚山忠烈祠日人遺留的忠魂碑,改建為「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1964年重建,1973年重修。
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碑文
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碑文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胡適於1952年12月27日探訪幼年住過一年多的臺東,演講「中學生的修養與擇業」。12月28日,他還在忠烈祠前種了兩株樟樹。臺東縣為紀念胡適的蒞臨,將火車站前的光復路改為鐵花路。以後並將鯉魚山忠烈祠日人遺留的忠魂碑,改建為「清臺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1964年重建,1973年重修。
胡傳所作「東三省邊防大略形勢圖」
胡傳所作「東三省邊防大略形勢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胡傳隨吳大澂在東北四年多的經歷,使他對東三省邊境地區的地理與風俗民情,瞭若指掌。光緒十六年(1890)五月,胡傳受布政使詢問吉林邊防情形並囑記其大略,當夜作〈東三省邊防大略形勢稿〉。這是胡傳所作「東三省邊防大略形勢圖」。
《鈍夫年譜》同治七年記事
《鈍夫年譜》同治七年記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鈍夫年譜》是胡傳自編的年譜,記自道光廿一年(1841)至光緒七年(1881)41歲赴東北佐吳大澂閱邊為止。這件是同治七年(1868)的記事。
胡傳復鄧季垂函抄件
胡傳復鄧季垂函抄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光緒二十年七月二日(1894.8.2)清日開戰,消息傳來,嘉義縣知縣鄧季垂致函胡傳徵詢意見,胡傳於七月四日(1894.8.4)回覆,研判:「倭師秦人遠交近攻之故智;若果得朝鮮,陸路則侵我奉天,海道必先圖我臺灣,以漸逼我內地。而西洋各國益輕我,而各將生心矣。
光緒十九年六月初三(1893.7.15)胡傳日記
光緒十九年六月初三(1893.7.15)胡傳日記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臺東直隸州正式設立於光緒十四年十一月(1888.12),轄區包括現今臺東、花蓮兩縣境內,因位於中央山脈以東,俗稱「後山」。胡傳接任知州時,臺東直隸州僅有4年8個月的歷史。
胡鈍夫(胡傳)先生臨難示子書
胡鈍夫(胡傳)先生臨難示子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
光緒廿一年五月廿四日(1895.6.16),胡傳奉准「內渡」。五月廿八日(1895.6.20),立下遺書,交給次子嗣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