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11個藏品
梁在平與宮城慎三、林金生夫婦合影
梁在平與宮城慎三、林金生夫婦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8
1978年6月28日,日本琴麗會長宮城慎三來臺參加中、日箏樂演奏。此為宮城慎三與梁在平、林金生夫婦合影。左一為梁在平,中為宮城慎三。
梁在平與唯是震一、何桂香合影
梁在平與唯是震一、何桂香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東京箏樂大師唯是震一先生蒞臨日本名家中鹽幸祐夫婦主辦之演奏會,與中華民國代表梁在平教授敘談。後立者為何桂香導師。
梁在平與陳振鐸等人合影
梁在平與陳振鐸等人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3年,貴陽雅集。右起陳振鐸、吳南青、梁在平、揚大鈞。
梁在平與師鄭穎蓀及其學生合影
梁在平與師鄭穎蓀及其學生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梁在平早期在大陸研習琴箏時,與古琴大師鄭穎蓀及其學生曹正、雷樹華合影。前排左起為梁在平、鄭穎蓀,後排左起為曹正、雷樹華。
梁在平與田邊尚雄合影
梁在平與田邊尚雄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0年,梁在平訪問東洋音樂學會會長田邊尚雄先生。
陳泗治《前奏曲-鍵盤上的遊戲》封面
陳泗治《前奏曲-鍵盤上的遊戲》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泗治《前奏曲-鍵盤上的遊戲》封面。
陳泗治《幽谷-阿美狂想曲》作品封面
陳泗治《幽谷-阿美狂想曲》作品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幽谷-阿美狂想曲》作品封面。
陳泗治紀念專輯作品集封面
陳泗治紀念專輯作品集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泗治紀念專輯作品集封面。
陳泗治作品封面_1
陳泗治作品封面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泗治作品版本。
陳泗治作品封面_2
陳泗治作品封面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泗治作品版本。
陳泗治作品封面_3
陳泗治作品封面_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陳泗治作品版本。
許常惠 《葬花吟》曲譜
許常惠 《葬花吟》曲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製樂小集」1962年7月出版的《葬花吟》曲譜。
許常惠 《兩首室樂詩》樂譜封面
許常惠 《兩首室樂詩》樂譜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兩首室樂詩》是許常惠的早期「聲樂」代表作。此為1965年廣音堂出版的樂譜封面。
許常惠 《八月二十日夜與翠雛同賞庭桂》曲譜
許常惠 《八月二十日夜與翠雛同賞庭桂》曲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八月二十日夜與翠雛同賞庭桂》曲譜,此曲獻給作詞者陳小翠的女兒翠雛。
許常惠 《昨自海上來》樂譜
許常惠 《昨自海上來》樂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譜上註記"獻給留美",《昨自海上來》曾參加義大利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徵選作品比賽,獲得「入選佳作」獎。
蕭泰然 《The Angel from Formosa》樂譜封面
蕭泰然 《The Angel from Formosa》樂譜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The Angel from Formosa》樂譜封面。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4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幻境三章》譜例:像迷陣般的「山」的樂譜任演出者發揮即興的空間,就像在山中行走般的自由;也像山中所蘊藏的豐富生機一般,演出者可以自由的作素材的選擇,恣意的豐富演出的效果。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3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幻境三章》譜例:《幻境三章》裡唯一用五線譜記譜的樂段,卻是一種感性與象形的表達,除了少不了許多符號說明,李泰祥對演出的燈光及舞臺呈現也清楚的一一標明。
李泰祥 《氣、斷、流》譜例_1
李泰祥 《氣、斷、流》譜例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氣、斷、流》譜例:李泰祥在《運行三篇》中以留白方式(也是東方式觀念)記錄「空」,在《氣、斷、流》中則以五線譜方式表達,但是譜上的休止符也都得計算在「氣」的流動(或凝固)之中。
李泰祥 《氣、斷、流》譜例_3
李泰祥 《氣、斷、流》譜例_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氣、斷、流》譜例:李泰祥用多種方法記錄《流》的聲音律動,有如彗星的尾巴、海水波動的顫紋、也有傳統的同音反覆或延長,不同的記譜法表達不同「流」的意念與運弓的方法。
李泰祥 《氣、斷、流》譜例_2
李泰祥 《氣、斷、流》譜例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氣、斷、流》譜例:在第二章〈斷〉裡,李泰祥在鋼琴上運用了「加料音樂」(Prepared Music)的做法,除在鋼琴絃上下功夫,琴身也成了敲擊的樂器。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2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幻境三章》譜例:在圖像式的「樂譜」前(即前頁之譜例1),李泰祥寫滿符號說明,以便演奏者讀譜順利。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5
李泰祥 《幻境三章》譜例_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幻境三章》譜例:說明了演出者可使用的排列組合。
李抱忱 《Believe me dear》手稿
李抱忱 《Believe me dear》手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3年寫著玩的情歌《Believe me dear》,後來李博士重新整編後在1971年寄給筆者,成了「音樂風」節目的「每月新歌」《請相信我》,又經改名為《你儂我儂》後,大為風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