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花蓮港教會

早期花蓮港教會

作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1929年劉約翰傳道師 (Rev. John Lewis)在花蓮港教會前留影。Early Hua-Lien Harbor Church. (During Rev. John Lewis' era.)
1890年9月偕叡理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馬偕博士)從蘇澳搭乘木造小船抵達花蓮,宣揚上帝福音真理信息,發現當年從宜蘭地區移居花蓮加禮宛社〈新城鄉嘉里村〉信徒,尚無固定聚會場所,遂將一間尚未完成的天公廟改為禮拜堂,成為花蓮宣教的起源。惟此後隨著信徒流動而教勢漸微。1895年甲午戰後,日本接管台灣,大舉開發平野區(涵蓋加禮宛、薄薄、里漏等原住民村社),從宜蘭遷來的居民日漸增多,遂於1907 年3月9日,在平野區加禮宛設立「加禮宛教會」,聘請偕八寶為第一任傳道師,牧養教會信徒,這是花蓮港教會的起源。後因信徒人數逐漸增多,到1910年春,將教會遷移於花蓮港街春日通〈花蓮市第一信用合作社對面〉,租貸房屋一棟為禮拜堂。1911年三月,即著手籌募建堂基金,加上北部大會補助款,在教會的現址〈花蓮市中山路263號〉興建木造聖殿。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早期花蓮港教會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內容描述

照片為1929年劉約翰傳道師 (Rev. John Lewis)在花蓮港教會前留影。Early Hua-Lien Harbor Church. (During Rev. John Lewis' era.)
1890年9月偕叡理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馬偕博士)從蘇澳搭乘木造小船抵達花蓮,宣揚上帝福音真理信息,發現當年從宜蘭地區移居花蓮加禮宛社〈新城鄉嘉里村〉信徒,尚無固定聚會場所,遂將一間尚未完成的天公廟改為禮拜堂,成為花蓮宣教的起源。惟此後隨著信徒流動而教勢漸微。1895年甲午戰後,日本接管台灣,大舉開發平野區(涵蓋加禮宛、薄薄、里漏等原住民村社),從宜蘭遷來的居民日漸增多,遂於1907 年3月9日,在平野區加禮宛設立「加禮宛教會」,聘請偕八寶為第一任傳道師,牧養教會信徒,這是花蓮港教會的起源。後因信徒人數逐漸增多,到1910年春,將教會遷移於花蓮港街春日通〈花蓮市第一信用合作社對面〉,租貸房屋一棟為禮拜堂。1911年三月,即著手籌募建堂基金,加上北部大會補助款,在教會的現址〈花蓮市中山路263號〉興建木造聖殿。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語文: 

中文

作者
資料撰寫: 
真理大學校史館
資料撰寫: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929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花蓮縣
貢獻者
審訂: 
王柳鋐
審訂: 
王榮昌
相關人物: 
識別碼
AUP000274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