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生剪報影本-聯合報
典藏者
翠薰堂有限公司
推測此物件為蔡家後人為紀念蔡如生詩詞被聯合報刊登,故特別擷取影印收藏留念,此為聯合報於1988年(民國77年)8月3日刊登的報紙影本,標題為「風光四十年好景不再。養殖虱目魚已走下坡」,內容描述臺南虱目魚養殖的輝煌歷史以及沒落的現況,臺南虱目魚養殖技術在1940年代(民國30年代)來到穩定的出產量,期間全臺的虱目魚塭高達1萬6000多公頃,當時2台斤的虱目魚價格約等於1斗白米,也因為其高營養價值獲得國內外饕客的歡迎,利潤相當可觀,虱目魚也成為嘉義、台南沿海地區重要的名產之一,雖然蛋塔效應造成虱目魚的行情最終暴跌,但仍可見當時虱目魚的飼養風氣以及受歡迎程度。
報紙內容所引用詩句,出自1926年(昭和2年)第3屆全島詩社聯吟大會,詩題「國姓魚」雙料榜首蔡如生的作品〈國姓魚〉,蔡如生以此詩打響名號,獲得蘇孝德的青睞,因而與其長女蘇鑾結婚。
報紙內容所引用詩句,出自1926年(昭和2年)第3屆全島詩社聯吟大會,詩題「國姓魚」雙料榜首蔡如生的作品〈國姓魚〉,蔡如生以此詩打響名號,獲得蘇孝德的青睞,因而與其長女蘇鑾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