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迎媽祖

57迎媽祖

作者
林智信,林智信
典藏者
林智信
五十七、十三音古樂隊

十三音:又叫「十三腔」,此由主要的十三種樂器彙集演奏而得名。它不屬於南、北管樂,在高雄屏東地區認為是聖樂,而台南則以為雅樂。目前所知,台商孔廟以成書院的十三音,成立於清朝道光十六年至現今已有一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算是相當古早的樂社。為台南孔子廟祭典的樂生組成,樂生來自書生、紳士、社會上流之輩士,只有在參加祭聖(孔子)和媽祖繞境時,才出陣參與儀仗隊。古早尊孔的觀念:不可隨意丟棄「廢字紙」,當廢字紙要請出去燒化時,以此樂引導,以示尊聖。這十三音隊不對外營利,常在清閒時期,大家相聚以樂自娛,純粹是科學術性的樂社。而今時代迴異,外界大部分的十三音隊,已流俗於一般婚喪禮俗,跟廟會踩街中。
十三音古樂隊,台商古都的傳承是:每當「迓媽祖」出巡繞境時,都將它安排在整個列隊中,最後段「儀仗隊」,當為「媽祖神輿」前的引導樂。樂士都穿著明末清初的漢服長衫短掛,步行緩緩溫文儒雅,樂器上特別繫上紅綵穗〈中國結),以增喜慶、莊重,其樂聲歌曲幽揚典雅。
樂隊前方為打擊樂,依序是:鱷鐸(小木魚)、叫鑼(小鑼)、三音(三面小鑼)、擅板(二塊木板)、餅鼓(滴鼓)、雙音(雙小鈴)。後段為管弦樂,依序是:提弦、笛、雙清(四條彈線、六角形)、和弦、提壺、簫、琵琶、貓弦、鐘弦、管、四弦、鼓弦、三弦、笙、秦箏(古箏)。真正講究的話,每一種管弦樂器有兩人演奏總共要三十二人。通常樂曲有:殿前吹、聖駕吹、折桂令、天下樂、萬仙歌、百家春,昇平樂等。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57迎媽祖
典藏者
林智信
典藏與管理
著作財產權人: 
林智信
內容描述

五十七、十三音古樂隊

十三音:又叫「十三腔」,此由主要的十三種樂器彙集演奏而得名。它不屬於南、北管樂,在高雄屏東地區認為是聖樂,而台南則以為雅樂。目前所知,台商孔廟以成書院的十三音,成立於清朝道光十六年至現今已有一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算是相當古早的樂社。為台南孔子廟祭典的樂生組成,樂生來自書生、紳士、社會上流之輩士,只有在參加祭聖(孔子)和媽祖繞境時,才出陣參與儀仗隊。古早尊孔的觀念:不可隨意丟棄「廢字紙」,當廢字紙要請出去燒化時,以此樂引導,以示尊聖。這十三音隊不對外營利,常在清閒時期,大家相聚以樂自娛,純粹是科學術性的樂社。而今時代迴異,外界大部分的十三音隊,已流俗於一般婚喪禮俗,跟廟會踩街中。
十三音古樂隊,台商古都的傳承是:每當「迓媽祖」出巡繞境時,都將它安排在整個列隊中,最後段「儀仗隊」,當為「媽祖神輿」前的引導樂。樂士都穿著明末清初的漢服長衫短掛,步行緩緩溫文儒雅,樂器上特別繫上紅綵穗〈中國結),以增喜慶、莊重,其樂聲歌曲幽揚典雅。
樂隊前方為打擊樂,依序是:鱷鐸(小木魚)、叫鑼(小鑼)、三音(三面小鑼)、擅板(二塊木板)、餅鼓(滴鼓)、雙音(雙小鈴)。後段為管弦樂,依序是:提弦、笛、雙清(四條彈線、六角形)、和弦、提壺、簫、琵琶、貓弦、鐘弦、管、四弦、鼓弦、三弦、笙、秦箏(古箏)。真正講究的話,每一種管弦樂器有兩人演奏總共要三十二人。通常樂曲有:殿前吹、聖駕吹、折桂令、天下樂、萬仙歌、百家春,昇平樂等。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取得方式: 

作者自藏

尺寸: 

91.5x183公分

類型: 
類型: 
技術: 

木刻水印長卷版畫

作者
資料撰寫: 
林智信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995
識別碼
OM_LCH_20201220_visual_art_000057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