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半百苦讀獲博士 中央日報剪報

年逾半百苦讀獲博士 中央日報剪報

作者
陳正毅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年逾半百苦讀獲博士 有志竟成難能劉茂源
勤學精神師友敬˙傳奇事蹟傳東瀛 研究考古有專精˙教書授業一生心

一九七九年三月,日本熊本大學的畢業典禮會場,出現了一位很特別的畢業生,他穿著中國棉襖,年紀看起來比許多教授還大……。

熊本日日新聞的記者訪問了這位令人矚目的對象,第二天以四欄題大篇幅報導:「五十二歲在異國很光榮得到文學士;他的夢是當自己祖國大學教授,因此還要更進一步到大學院研究考古民族學。」

今年三月底,這位傳奇人物經過五年深造研究,終於取得九州大學文學博士的榮冠,他再度引起日本新聞界的注意,福岡當地最大報紙西日本新聞派了派了記者專訪他,並且在四月十三日於顯著版面刊登專欄。

主人翁是中華民國的留學生劉茂源,五十七歲的他,以「環臺灣海峽地域之考古學研究」論文通過博士資格審查,成為九州大學今年四十幾位博士中唯一的文學博士,也是九大歷年來第一位研究考古學取得學位的博士生;他的證書是「九州大學文博甲第七號」,也就是該校歷年來修習完文學博士課程的第七人。

令人讚歎的不祇是劉茂源在九大所留下的光榮紀錄,他的苦學精神尤其罕見。

劉茂源本來是一位體育老師,在退休後,才出國深造,而且是插班從大學二年級唸起,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形下,以逾半百之年在異邦苦學八年,才得到最高學位,他為「有志竟成」作了最好註腳。

在三重市一棟樓房的四樓,學成返鄉的劉茂源在接受訪問時,臉上仍掩不住「八年奮戰」的滄桑。

從他對考古學發生興趣談起。他於日據時代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唸到第六年時,臺灣考古先驅國分直一教授從臺南轉到北師教歷史。當時日本統治者為消除臺灣人的民族意識,一直灌輸臺灣文化是從菲律賓等南洋地區傳來;國分教授本諸學術良知,從考古學立場力陳臺灣的有肩石斧、有段石斧、黑陶文化等都是大陸文化的影響,這使他和他的老師金關丈夫(也是主張臺灣文化受大陸文化影響者)一直受到日本憲警嚴厲的關注。


國分教授的言教、身教震撼了年輕的劉茂源;並且對「有多少證據,講多少話」的考古學發生濃厚興趣。光復後,他擔任教職,但課餘之暇則全部奉獻給考古,他不但研究文獻,更到處採訪及進行挖掘,為臺灣文化尋「根」,並把所得發表論文,成為業餘的考古專家;他的發現,已成為今天證明臺灣文化和大陸文化血緣關係的重要證據之一。

從臺北市大同國中退休後,他決定到日本留學,深研考古。這項決定跡近「瘋狂」,太太林愛玉更是反對。

在永樂國小教書的林愛玉老師回想當時心境說:「都已經五十歲的人,把考古當消遣還可以,居然還想出國留學,不要說孩子還小,需要他幫忙照顧,從現實考慮,學雜費、生活費都是不輕的負擔。」

日本交流協會和文部省雖設有獎學金,但是劉茂源已經「超齡」無緣申請,劉太太心情的惶恐可想而知。兩人爭執又爭執,最後在劉茂源「執迷不悟」下,太太無奈做了讓步。

「當時看他那麼熱切,又想再不出去,以後可能沒機會了,祇好很對不起自己的同意他出去,原想他到日本後會知難而退,想不到他的傻勁居然未消,還真的拿到博士,早知道就早點讓他去,到底年紀愈大,唸起書愈辛苦。」望著瘦削的「博士先生」,劉太太不顧八年來內外兩忙的勞累,反而「自責」起來。

劉茂源以發表的論文獲日本文部省准予插班,他參加熊本大學插班考試,校方承認他在臺北師範的十八個學分,讓他從二年級唸起,必須再修完一三八個學分才能畢業,劉茂源最後在熊大修的學分數達一七八個,遠逾規定。

由於經濟拮据,留學期間,他祇能省吃儉用。「我早餐祇吃兩片土司,午、晚則在學校食堂吃,每天伙食不超過六百日圓,等於一百塊錢臺幣。」他說,這種消費在日本是「小吃」到極點。倒是買了不少書,他常參加論文比賽,獲得的獎金都投資在書籍上面。

這位又老又窮的大學生,苦讀精神一直贏得師友的尊敬,他擔任過熊大亞洲留學生會長,到九州大學深造時,又被選為臺灣同學會會長,有一次參加福岡市為各國留學生辦的料理比賽,因主辦單位把其名牌祇標「臺灣」兩字,他據理力爭,終使主辦單位提出道歉並加上「中華民國」四字,往後的這項比賽未免中共干擾,規定不再用國名。


劉茂源早年有日本教育背景,語言對他沒有構成學習障礙,反而常以深厚的日文底子幫日本同學校稿;而他的國家民族觀念,也使接觸過的日本師友對我國有客觀認識,沒有被左派宣傳淹沒。

幾乎每年寒暑假,都有幾位劉茂源的同學到臺灣找研究資料,以求取更客觀的論點,他們落腳處往往就是他家,「劉氏旅館」接待過不少日本學生,管吃管住還管嚮導,七十多歲的老岳母就有多次帶他們上故宮博物院的經驗。

「雖然沒什麼好招待,但是看到這些小朋友抱著一疊疊國內出版的書回去,相信對促進年輕一代日本人認識中國文化會有幫助。」劉太太說。

拿到博士學位後,九州大學希望劉茂源留下來當研究員,但是他最大的心願是回國教書,把最新的考古方法論傳授給國內青年學子。

他感慨地說,國內前兩年掘出的卑南文化遺址,有些器物已經流到日本,這種出賣文化的行為太可怕了;更令人擔心的是臺灣近年來開發迅速,很多文化的「根」在不知不覺間被掘掉了,以後怎麼樣也補不回來。

他指出,在日本,地下文物保存法規定挖地時如果發現文化遺跡,即使祇有幾片陶器,也要停工並向地方政府報備,經過研究員鑑定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國內如果也能做到這個程度,才能毫無愧色跟別人談文化。

本報記者 陳正毅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年逾半百苦讀獲博士 中央日報剪報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描述

年逾半百苦讀獲博士 有志竟成難能劉茂源
勤學精神師友敬˙傳奇事蹟傳東瀛 研究考古有專精˙教書授業一生心

一九七九年三月,日本熊本大學的畢業典禮會場,出現了一位很特別的畢業生,他穿著中國棉襖,年紀看起來比許多教授還大……。

熊本日日新聞的記者訪問了這位令人矚目的對象,第二天以四欄題大篇幅報導:「五十二歲在異國很光榮得到文學士;他的夢是當自己祖國大學教授,因此還要更進一步到大學院研究考古民族學。」

今年三月底,這位傳奇人物經過五年深造研究,終於取得九州大學文學博士的榮冠,他再度引起日本新聞界的注意,福岡當地最大報紙西日本新聞派了派了記者專訪他,並且在四月十三日於顯著版面刊登專欄。

主人翁是中華民國的留學生劉茂源,五十七歲的他,以「環臺灣海峽地域之考古學研究」論文通過博士資格審查,成為九州大學今年四十幾位博士中唯一的文學博士,也是九大歷年來第一位研究考古學取得學位的博士生;他的證書是「九州大學文博甲第七號」,也就是該校歷年來修習完文學博士課程的第七人。

令人讚歎的不祇是劉茂源在九大所留下的光榮紀錄,他的苦學精神尤其罕見。

劉茂源本來是一位體育老師,在退休後,才出國深造,而且是插班從大學二年級唸起,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形下,以逾半百之年在異邦苦學八年,才得到最高學位,他為「有志竟成」作了最好註腳。

在三重市一棟樓房的四樓,學成返鄉的劉茂源在接受訪問時,臉上仍掩不住「八年奮戰」的滄桑。

從他對考古學發生興趣談起。他於日據時代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唸到第六年時,臺灣考古先驅國分直一教授從臺南轉到北師教歷史。當時日本統治者為消除臺灣人的民族意識,一直灌輸臺灣文化是從菲律賓等南洋地區傳來;國分教授本諸學術良知,從考古學立場力陳臺灣的有肩石斧、有段石斧、黑陶文化等都是大陸文化的影響,這使他和他的老師金關丈夫(也是主張臺灣文化受大陸文化影響者)一直受到日本憲警嚴厲的關注。

國分教授的言教、身教震撼了年輕的劉茂源;並且對「有多少證據,講多少話」的考古學發生濃厚興趣。光復後,他擔任教職,但課餘之暇則全部奉獻給考古,他不但研究文獻,更到處採訪及進行挖掘,為臺灣文化尋「根」,並把所得發表論文,成為業餘的考古專家;他的發現,已成為今天證明臺灣文化和大陸文化血緣關係的重要證據之一。

從臺北市大同國中退休後,他決定到日本留學,深研考古。這項決定跡近「瘋狂」,太太林愛玉更是反對。

在永樂國小教書的林愛玉老師回想當時心境說:「都已經五十歲的人,把考古當消遣還可以,居然還想出國留學,不要說孩子還小,需要他幫忙照顧,從現實考慮,學雜費、生活費都是不輕的負擔。」

日本交流協會和文部省雖設有獎學金,但是劉茂源已經「超齡」無緣申請,劉太太心情的惶恐可想而知。兩人爭執又爭執,最後在劉茂源「執迷不悟」下,太太無奈做了讓步。

「當時看他那麼熱切,又想再不出去,以後可能沒機會了,祇好很對不起自己的同意他出去,原想他到日本後會知難而退,想不到他的傻勁居然未消,還真的拿到博士,早知道就早點讓他去,到底年紀愈大,唸起書愈辛苦。」望著瘦削的「博士先生」,劉太太不顧八年來內外兩忙的勞累,反而「自責」起來。

劉茂源以發表的論文獲日本文部省准予插班,他參加熊本大學插班考試,校方承認他在臺北師範的十八個學分,讓他從二年級唸起,必須再修完一三八個學分才能畢業,劉茂源最後在熊大修的學分數達一七八個,遠逾規定。

由於經濟拮据,留學期間,他祇能省吃儉用。「我早餐祇吃兩片土司,午、晚則在學校食堂吃,每天伙食不超過六百日圓,等於一百塊錢臺幣。」他說,這種消費在日本是「小吃」到極點。倒是買了不少書,他常參加論文比賽,獲得的獎金都投資在書籍上面。

這位又老又窮的大學生,苦讀精神一直贏得師友的尊敬,他擔任過熊大亞洲留學生會長,到九州大學深造時,又被選為臺灣同學會會長,有一次參加福岡市為各國留學生辦的料理比賽,因主辦單位把其名牌祇標「臺灣」兩字,他據理力爭,終使主辦單位提出道歉並加上「中華民國」四字,往後的這項比賽未免中共干擾,規定不再用國名。

劉茂源早年有日本教育背景,語言對他沒有構成學習障礙,反而常以深厚的日文底子幫日本同學校稿;而他的國家民族觀念,也使接觸過的日本師友對我國有客觀認識,沒有被左派宣傳淹沒。

幾乎每年寒暑假,都有幾位劉茂源的同學到臺灣找研究資料,以求取更客觀的論點,他們落腳處往往就是他家,「劉氏旅館」接待過不少日本學生,管吃管住還管嚮導,七十多歲的老岳母就有多次帶他們上故宮博物院的經驗。

「雖然沒什麼好招待,但是看到這些小朋友抱著一疊疊國內出版的書回去,相信對促進年輕一代日本人認識中國文化會有幫助。」劉太太說。

拿到博士學位後,九州大學希望劉茂源留下來當研究員,但是他最大的心願是回國教書,把最新的考古方法論傳授給國內青年學子。

他感慨地說,國內前兩年掘出的卑南文化遺址,有些器物已經流到日本,這種出賣文化的行為太可怕了;更令人擔心的是臺灣近年來開發迅速,很多文化的「根」在不知不覺間被掘掉了,以後怎麼樣也補不回來。

他指出,在日本,地下文物保存法規定挖地時如果發現文化遺跡,即使祇有幾片陶器,也要停工並向地方政府報備,經過研究員鑑定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國內如果也能做到這個程度,才能毫無愧色跟別人談文化。

本報記者 陳正毅

物件類別
印刷品
其他內容描述
出處: 

陳正毅,〈年逾半百苦讀獲博士,有志竟成難能劉茂源〉,《中央日報》,1984/5/22,第3版。

材質: 

報紙

作者
作者: 
創建時間
出版時間: 
1984-05-22
出版者
發行者: 
中央日報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