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彭鏡毅老師_poster

追憶彭鏡毅老師_poster

作者
黃郁嵐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彭鏡毅博士 (1950-2018) 是世界知名的菊科、柳葉菜科水丁香屬研究學者,並擔任台灣植物誌第二版與英文版中國植物誌的編輯。彭老師自1982年學成歸國後,共發表了16個非秋海棠的新種,為台灣增加了60個新紀錄種,而表彰彭老師在植物分類學貢獻而以彭氏命名的植物多達七種。我們對彭老師的感謝與思念無法言喻,但確定的是,我們都會攜著老師無比的熱情和祝福,繼續走下去。

一面處理標本,一面上網比對資料時,看著跳出的訊息,心頭一沉。白天搜尋濕地植物時,還與同行友人談論著,像這樣的環境,也許能找到失聯許久的異蕊草。對此物種的認識,乃從彭鏡毅老師的照片及標本開始。
彭老師在1985~1992年間多次採集同種標本,顯示他對這稀有物種的關注。這批標本,也就是此物種在光復後最初及最後的紀錄。彭老師在秋海棠科、菊科、柳葉菜科等系統分類上的學術成就,日常為人的寬厚風趣,對後進的指導提攜,已獲許多師長前輩追念推崇。對我來說,他在中研院植物標本館(HAST)留下的上萬標本蒐藏-許多在第二版台灣植物誌編纂時期,在台灣各地踏查的成果-是另一項永恆的寶藏。
新竹蓮花寺濕地,廣為人知卻命運多舛的植物寶庫,彭老師在 1980 至 90 年代頻繁前往該地採集,完整地紀錄下了當時仍相當驚人的物種多樣性,以他開闊的視界,不僅只著重於著名的食蟲植物與濕地物種,更涵蓋了周邊地域的植物群相。隨著生育環境的惡化成為無法逆轉的現實,近年來,許多民間人士與組織爭相保存或嘗試復育該地的稀有植物—僅限於廣為人知的幾個明星類群;其他其貌不揚,或不易識別的物種,仍悄悄地消失了蹤影。彭老師採集的紫穗飄拂草 Fimbristylis eragrostis,坡油甘 Smithia sensitiva (圖1),漏蘆Echinops grijsii 及異蕊草 (圖2) 等標本留存了它們在蓮花寺最後的生存軌跡,也成為未能經歷此地全盛時期的我們,持續搜索的依據與目標。有些物種幸運地仍在其他地點安身立命,但彭老師 1992 年採得的異蕊草標本,卻成本島最後一筆明確的記錄,如今需在遙遠的金門,方能一探其自然姿態。
包括蓮花寺濕地在內,台灣曾紀錄過的地點,近幾年的調查都未再發現。雖然如此,它在最新的紅皮書名錄當中,仍被列為安全 (LC) 等級。1988 年彭老師在苗栗的一處公墓同時採集了華薊 Cirsium lineare、牛皮消 Cynanchum atratum (圖3)、林氏澤蘭 Eupatorium lindleyanum 等在日治時代結束後數十年來幾無紀錄的原生物種;同一時期,也在其他地點記錄了山蒜 Allium macrostemon,島田氏雞兒腸 Aster shimadae,六角草 Laggera alata 等罕見類群。此後又經過多年,學界才逐漸意識到這些原生於西部平野的植物可能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但對它們的現存分布與生境卻知之甚少。2005 年,依據老師標本上精確的記述,我們一行人按圖索驥來到坐落於丘陵雜木林間的墳地。乍看之下是一片荒煙蔓草,走入細察旋即大開眼界,珍稀物種成片繁生,比鄰而居,彷彿得到了此地先人們的特別庇蔭。自此開始,才逐步明瞭,在幾近開發殆盡的西部平野,何種生育環境尚有機會保留著原生物種的一線命脈。往後數年,在多人的勤奮踏查之下,一些在學術史上消失多年,近況未知的類群,其分布與族群狀態陸續得到重新確認;而彭老師當年在各地先驅性的調查成果,可說是目前當紅「公墓植物學」最初的開端。
同樣依循著彭老師的標本紀錄,2010 年才得以在桃園重新尋得開發和演替雙重壓力下苟延殘喘的台灣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var. longifolia (圖4) 野生族群;2011 年欣喜於新紀錄種山蟛蜞菊 Wollastonia montana 的發現,但隨即察覺老師1984年即在屏東德文採過;又想起標本館裡,還躺著老師在中國採得的新種赤箭;而這些僅是隨意記起的逸事,其他由老師親身採集、研究、發表的無數類群,自不待多言。每每瀏覽標本資料庫,總驚歎於彭老師與研究室團隊的精實與骨力。這筆鉅大資產,不僅是珍貴的歷史紀錄,相信未來也將持續散發光芒。
燥熱的晚春午後,三個人揮汗如雨,穿梭於草叢、荒原與泥沼,終究未能發現異蕊草的蹤跡。不過,卻意外找到了 80 多年來未曾記錄,前陣子自己才評估為野外滅絕的一種莎草,加上兩個以往未曾見過的物種,回想起是次野外行程,簡直如有神助。
探索陌生的世界,享受發現的喜悅,老師未曾停歇的腳步,請放心交給後輩繼續邁進。

文 許天銓 20180513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追憶彭鏡毅老師_poster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內容描述

彭鏡毅博士 (1950-2018) 是世界知名的菊科、柳葉菜科水丁香屬研究學者,並擔任台灣植物誌第二版與英文版中國植物誌的編輯。彭老師自1982年學成歸國後,共發表了16個非秋海棠的新種,為台灣增加了60個新紀錄種,而表彰彭老師在植物分類學貢獻而以彭氏命名的植物多達七種。我們對彭老師的感謝與思念無法言喻,但確定的是,我們都會攜著老師無比的熱情和祝福,繼續走下去。

一面處理標本,一面上網比對資料時,看著跳出的訊息,心頭一沉。白天搜尋濕地植物時,還與同行友人談論著,像這樣的環境,也許能找到失聯許久的異蕊草。對此物種的認識,乃從彭鏡毅老師的照片及標本開始。
彭老師在1985~1992年間多次採集同種標本,顯示他對這稀有物種的關注。這批標本,也就是此物種在光復後最初及最後的紀錄。彭老師在秋海棠科、菊科、柳葉菜科等系統分類上的學術成就,日常為人的寬厚風趣,對後進的指導提攜,已獲許多師長前輩追念推崇。對我來說,他在中研院植物標本館(HAST)留下的上萬標本蒐藏-許多在第二版台灣植物誌編纂時期,在台灣各地踏查的成果-是另一項永恆的寶藏。
新竹蓮花寺濕地,廣為人知卻命運多舛的植物寶庫,彭老師在 1980 至 90 年代頻繁前往該地採集,完整地紀錄下了當時仍相當驚人的物種多樣性,以他開闊的視界,不僅只著重於著名的食蟲植物與濕地物種,更涵蓋了周邊地域的植物群相。隨著生育環境的惡化成為無法逆轉的現實,近年來,許多民間人士與組織爭相保存或嘗試復育該地的稀有植物—僅限於廣為人知的幾個明星類群;其他其貌不揚,或不易識別的物種,仍悄悄地消失了蹤影。彭老師採集的紫穗飄拂草 Fimbristylis eragrostis,坡油甘 Smithia sensitiva (圖1),漏蘆Echinops grijsii 及異蕊草 (圖2) 等標本留存了它們在蓮花寺最後的生存軌跡,也成為未能經歷此地全盛時期的我們,持續搜索的依據與目標。有些物種幸運地仍在其他地點安身立命,但彭老師 1992 年採得的異蕊草標本,卻成本島最後一筆明確的記錄,如今需在遙遠的金門,方能一探其自然姿態。
包括蓮花寺濕地在內,台灣曾紀錄過的地點,近幾年的調查都未再發現。雖然如此,它在最新的紅皮書名錄當中,仍被列為安全 (LC) 等級。1988 年彭老師在苗栗的一處公墓同時採集了華薊 Cirsium lineare、牛皮消 Cynanchum atratum (圖3)、林氏澤蘭 Eupatorium lindleyanum 等在日治時代結束後數十年來幾無紀錄的原生物種;同一時期,也在其他地點記錄了山蒜 Allium macrostemon,島田氏雞兒腸 Aster shimadae,六角草 Laggera alata 等罕見類群。此後又經過多年,學界才逐漸意識到這些原生於西部平野的植物可能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但對它們的現存分布與生境卻知之甚少。2005 年,依據老師標本上精確的記述,我們一行人按圖索驥來到坐落於丘陵雜木林間的墳地。乍看之下是一片荒煙蔓草,走入細察旋即大開眼界,珍稀物種成片繁生,比鄰而居,彷彿得到了此地先人們的特別庇蔭。自此開始,才逐步明瞭,在幾近開發殆盡的西部平野,何種生育環境尚有機會保留著原生物種的一線命脈。往後數年,在多人的勤奮踏查之下,一些在學術史上消失多年,近況未知的類群,其分布與族群狀態陸續得到重新確認;而彭老師當年在各地先驅性的調查成果,可說是目前當紅「公墓植物學」最初的開端。
同樣依循著彭老師的標本紀錄,2010 年才得以在桃園重新尋得開發和演替雙重壓力下苟延殘喘的台灣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var. longifolia (圖4) 野生族群;2011 年欣喜於新紀錄種山蟛蜞菊 Wollastonia montana 的發現,但隨即察覺老師1984年即在屏東德文採過;又想起標本館裡,還躺著老師在中國採得的新種赤箭;而這些僅是隨意記起的逸事,其他由老師親身採集、研究、發表的無數類群,自不待多言。每每瀏覽標本資料庫,總驚歎於彭老師與研究室團隊的精實與骨力。這筆鉅大資產,不僅是珍貴的歷史紀錄,相信未來也將持續散發光芒。
燥熱的晚春午後,三個人揮汗如雨,穿梭於草叢、荒原與泥沼,終究未能發現異蕊草的蹤跡。不過,卻意外找到了 80 多年來未曾記錄,前陣子自己才評估為野外滅絕的一種莎草,加上兩個以往未曾見過的物種,回想起是次野外行程,簡直如有神助。
探索陌生的世界,享受發現的喜悅,老師未曾停歇的腳步,請放心交給後輩繼續邁進。

文 許天銓 20180513

物件類別
文件檔案
作者
編者: 
貢獻者
相關人物: 
相關人物: 
識別碼
BRCM 6221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