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輿圖

廈門輿圖

作者
林天人
典藏者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圖題〈廈門輿圖〉,全圖未標注圖例及比例;方位標示於圖沿四周,采北上、南下座標。圖中以廈門全島為中心,周邊島嶼如鼓浪嶼、烈嶼、大擔島、浯嶼及各小島皆入圖中,各島除注記名稱外,部分島嶼上也標示如海面上紅色線條旁所標示的文字,都在說明各營汛所的分界線;另部分文字也提示航道暗礁的分佈。圖中水師提標五營(中、左、右、前、後)系從康熙27 年(1688)始定營制時所設置,各營最初都分配14 艘船,其任務為出洋巡緝、哨守各汛,其後船隻、兵丁員額略有增減,餘則基本不變(道光19 年(1839),周凱修等纂,《廈門志》,卷三〈兵志考〉、卷五〈船政略〉)。圖左下標示海澄縣,左上則同安縣。全圖內容采形象表現,城池、水寨、炮臺繪以城牆,其餘官署、海關、營汛、廟宇、村莊則以房舍形象表示。
從圖中資訊看來,本圖明顯為廈門一帶海防軍事的布署圖。繪圖的年代從圖中嘉慶七年(1802)所築大擔嶼二城寨及小擔寨(道光《廈門志》,卷二,〈分域略.城寨〉),判斷此圖或繪於此年之後。其次圖中青嶼一帶注記「青嶼水深港闊,夷船以及大小商哨船隻多從此港出入」,此事則道光四年(1825)後「禁絕夷船載賣鴉片煙土,奸民勾通滋弊;通飭營汛一體巡防驅逐。自後……皆寄澱外洋,隨時驅逐」(道光《廈門志》,卷五,〈船政略.番船〉);情況直至鴉片戰爭後訂南京條約(1842),廈門成為通商口岸後始改變。因此,判斷全圖繪於道光四年以前。
本圖可對應參照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福建省地圖〉(平圖021476)、〈各省沿海口隘全圖〉(平圖020867)、〈沿海岸長圖〉(平圖020868)、〈浙江福建沿海海防圖〉(平圖020869)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福建全圖〉(gm 96685903)、〈福省全圖〉(gm 71002477)、〈閩省鹽場全圖〉(gm 71005065)。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廈門輿圖
其他名稱
其他名稱: 
其他名稱: 
其他名稱: 

A colored map of the Island of Amoy; drawn about 1840, with some names by Capt. Bate.

典藏者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內容描述

圖題〈廈門輿圖〉,全圖未標注圖例及比例;方位標示於圖沿四周,采北上、南下座標。圖中以廈門全島為中心,周邊島嶼如鼓浪嶼、烈嶼、大擔島、浯嶼及各小島皆入圖中,各島除注記名稱外,部分島嶼上也標示如海面上紅色線條旁所標示的文字,都在說明各營汛所的分界線;另部分文字也提示航道暗礁的分佈。圖中水師提標五營(中、左、右、前、後)系從康熙27 年(1688)始定營制時所設置,各營最初都分配14 艘船,其任務為出洋巡緝、哨守各汛,其後船隻、兵丁員額略有增減,餘則基本不變(道光19 年(1839),周凱修等纂,《廈門志》,卷三〈兵志考〉、卷五〈船政略〉)。圖左下標示海澄縣,左上則同安縣。全圖內容采形象表現,城池、水寨、炮臺繪以城牆,其餘官署、海關、營汛、廟宇、村莊則以房舍形象表示。
從圖中資訊看來,本圖明顯為廈門一帶海防軍事的布署圖。繪圖的年代從圖中嘉慶七年(1802)所築大擔嶼二城寨及小擔寨(道光《廈門志》,卷二,〈分域略.城寨〉),判斷此圖或繪於此年之後。其次圖中青嶼一帶注記「青嶼水深港闊,夷船以及大小商哨船隻多從此港出入」,此事則道光四年(1825)後「禁絕夷船載賣鴉片煙土,奸民勾通滋弊;通飭營汛一體巡防驅逐。自後……皆寄澱外洋,隨時驅逐」(道光《廈門志》,卷五,〈船政略.番船〉);情況直至鴉片戰爭後訂南京條約(1842),廈門成為通商口岸後始改變。因此,判斷全圖繪於道光四年以前。
本圖可對應參照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福建省地圖〉(平圖021476)、〈各省沿海口隘全圖〉(平圖020867)、〈沿海岸長圖〉(平圖020868)、〈浙江福建沿海海防圖〉(平圖020869)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福建全圖〉(gm 96685903)、〈福省全圖〉(gm 71002477)、〈閩省鹽場全圖〉(gm 71005065)。

物件類別
地圖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道光《廈門志》,卷二,〈分域略.城寨〉。
道光《廈門志》,卷五,〈船政略.番船〉。

數量: 

1幅

板式類型: 

彩繪

材質: 

紙本

色彩: 

彩色

主題: 
主題: 
語文: 

漢文

尺寸: 

58×100公分

作者
資料撰寫: 
林天人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清道光4年以前(-1825)
創建地點
典藏地點: 
英國
描繪地點: 
福建省 廈門
識別碼
A104000122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