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舊砲台
作者
[日文圖說]尾崎秀真,勝山吉作,吉田恒男,並河良孝,江島勝一,宮崎繁一
|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
明治七年我國(日本)討伐牡丹社的事件促使清朝注意到兩百多年來都被放棄的北台灣,而後光緒十年時,因中法兩國的爭端而讓清朝自覺到無法忽視北台灣的防備,而先前沈葆楨的奏議與後來法國艦隊封鎖臺灣也讓北臺灣唯一的港口淡水變成抵擋外患最重要的地點,為了加強其防備,劉巡撫指揮、設計了這個淡水砲臺。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明治七年我國(日本)討伐牡丹社的事件促使清朝注意到兩百多年來都被放棄的北台灣,而後光緒十年時,因中法兩國的爭端而讓清朝自覺到無法忽視北台灣的防備,而先前沈葆楨的奏議與後來法國艦隊封鎖臺灣也讓北臺灣唯一的港口淡水變成抵擋外患最重要的地點,為了加強其防備,劉巡撫指揮、設計了這個淡水砲臺。
山本三生等編。《日本地理大系第十一卷臺灣篇》。東京:山本三生發行、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本所分工場印刷,昭和五(1930)年。
臺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