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亮

劉文亮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戲曲樂師、作曲家|
劉文亮,臺灣戲曲樂師、作曲家、樂器工藝家,1962年出生於基隆。畢業於中國海事專科學校輪機科,先後進入名揚唱片公司、方山唱片公司,大量收集黑膠唱片、CD,接觸古典音樂。1995年開始戲曲音樂的創作工作,劉文亮嘗試結合西方管絃樂團,並擔任編曲、配器工作,展現歌仔戲音樂的包容性與可能性,共創作近五十齣劇目、兩百首曲子。此外,長期致力於歌仔戲的薪傳教學與傳統曲調的收集保存工作,任教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育作英才、栽培後進。2014年3月9日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53歲,2014年8月獲頒第25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2015年12月《劉文亮歌仔戲音樂作品》(馬立芸主編)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調查研究補助出版。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劉文亮
其他名稱
英文名: 

LIU Wen-Liang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戲曲樂師、作曲家|
劉文亮,臺灣戲曲樂師、作曲家、樂器工藝家,1962年出生於基隆。畢業於中國海事專科學校輪機科,先後進入名揚唱片公司、方山唱片公司,大量收集黑膠唱片、CD,接觸古典音樂。1995年開始戲曲音樂的創作工作,劉文亮嘗試結合西方管絃樂團,並擔任編曲、配器工作,展現歌仔戲音樂的包容性與可能性,共創作近五十齣劇目、兩百首曲子。此外,長期致力於歌仔戲的薪傳教學與傳統曲調的收集保存工作,任教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育作英才、栽培後進。2014年3月9日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53歲,2014年8月獲頒第25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2015年12月《劉文亮歌仔戲音樂作品》(馬立芸主編)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調查研究補助出版。

LIU Wen-Liang, born in Keelung in 1962, is a Taiwanese opera musician, composer, and instrument-maker.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arine Engineering at Maritime College (now known as Taipei College of Maritime Technology), LIU worked for Ming Yang Records and Fang Shan Records. During this time, he collected numerous gramophone records and CDs and became interested in classical music. In 1995 he began to compose Taiwanese operas. LIU explored the musical possibilities and inclusiveness of Taiwanese opera by orchestrating and arranging gezaixi (koa-á-hì; Taiwanese opera performed in the Minnan language) into the Western symphony orchestra format. Over his life he composed approximately fifty Taiwanese operas and 200 other pieces. In addition, he dedicated himself to the preservation, teaching, and promotion of gezaixi. He taught in the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Opera at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LIU died on March 9th, 2014, due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 was posthumously awarded the Special Award for Drama Performances at the 25th Golden Melody Awards for Traditional Arts and Music.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LIU’s works were collected and published as The Taiwanese Opera Music of Liu Wen-Liang (edited by MA Li-Yun) in December 2015.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2009年/《蝴蝶之戀》獲福建省戲劇會演優秀音樂設計獎、中國戲劇節優秀音樂節作品

獲獎: 

2010年/《蝴蝶之戀》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十三屆文華獎音樂創作(作曲)獎

獲獎: 

2014年/第25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戲曲表演類 特別獎

生平: 

音樂養成背景
劉文亮1962年出生於基隆,小學時擁有人生第一把樂器,一把10元的中國笛;上了國中,開始把所有零用錢拿去買古典音樂黑膠唱片。唸中國海專時,進入國樂社、擔任社長與指揮;此外,偶爾在周彌彌女士的再興青年越劇團擔任伴奏,開始接觸戲曲。海專畢業後,在萬海航運的遠洋貨輪上實習一年,1984年進入名揚唱片公司,擔任企劃管理工作。任職七年期間,大量收集黑膠唱片、CD,內容多為古典音樂,經常買交響樂、歌劇總譜對照唱片研究,夢想成為一名指揮家。1991年離開名揚,1994年進入方山唱片公司擔任古典音樂顧問,認識於公司任職企劃的未來妻子─馬立芸小姐。劉文亮自學生時代展露對音樂的愛好,參與國樂社、越劇團,擔任伴奏、累積演奏經驗。畢業後,藉由收集唱片、聆聽、接觸古典音樂,奠定對古典音樂的認識與學習。
劉文亮雖然非音樂科班出身,但是熱愛音樂,自學學會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大提琴等多種樂器,唯彈撥樂器不能演奏。劉文亮能演奏多樣樂器,參與多個戲團伴奏,累積展演的操作能力,也奠定對戲曲音樂的創作設計能力。35歲時(1997年),劉文亮自覺市售的六角弦不敷使用,便自行挑選木料、製訂音筒,請大陸友人購買蛇皮,自製六角弦,自此製作過約三十多把六角弦,部分自用,部分散布在友人、同事、學生手中。2001年赴中國大陸演出帶回福建友人利用水管自製的簫,自己也仿製,部分贈予學生。

教學傳承與薪傳
劉文亮就讀海專時,擔任國樂社社長與指揮,早以埋下對音樂的傳承與教學種子。1984年除了在唱片公司工作,同時也兼任多所學校社團的國樂教師,包括:中國海專國樂社、基隆信義國小、基隆銘傳國中等,2008年擔任基隆聖心高中國樂社團教師。2002年受聘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傳統音樂科與歌仔戲科為兼任教師,長達九年。1996年擔任臺北市立社教館研習班──越劇班的教師(後來越劇班改為黃梅戲班),2009年擔任臺北市立社教館研習班──歌仔戲後場班教師,此班開設一年後即停班,2010年才恢復。2011年受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聘為專任副教授,並兼任歌仔戲學系系主任,為歌仔戲培養下一代戲曲演員及伴奏人才。
除了教學工作之外,劉文亮亦致力於傳統曲調的收集與保存工作,編有《歌仔戲曲調選集》、《歌仔戲唱腔─第二集》(與陳孟亮、柯銘峰合著),並作為教學教材,其中,《歌仔戲曲調選集》在海峽兩岸廣為流傳,成為演員與樂師重要的工作本。1999年至2003年,劉文亮參與「民族藝術藝師廖瓊枝歌仔戲保存計畫」負責《陳三五娘》、《王魁負桂英》、《什細記》、《山伯英臺》採譜工作。

歌仔戲音樂設計
劉文亮1995年由歌仔戲前輩樂師簡永福引薦,替洪秀玉歌仔戲團擔任安歌、簡單的音樂設計工作,合作過兩齣劇目:《比文招親》、《聖劍平冤》。1996年開始為不同性質的劇團、新編劇目擔任音樂設計與演出,合作過的劇團包括:洪秀玉歌仔戲團、河洛歌子戲團、薪傳歌仔戲團、陳美雲歌劇團、黃香蓮歌仔戲團、文薪劇團、尚和歌仔戲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南方薪傳歌仔戲團、楊麗花歌仔戲團、蘭陽戲劇團、臺灣歌仔班劇團、春美歌劇團、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累積近五十齣作品、將近兩百首的曲子。
1996年應柯銘峰邀請,擔任河洛歌子戲團《欽差大臣》的音樂設計,柯銘峰參與唱腔設計,簡永福文場領班,洪堯進主弦,王清松武場領班,此劇獲得臺灣行政院新聞局金鐘獎殊榮。1998年開始與唐美雲歌仔戲團長達十餘年的合作關係,參與不少劇目的音樂設計,包括:《歡喜父子情》、《梨園天神》、《黃虎印》、《蝶谷殘夢》、《蝴蝶之戀》…等,其中《蝶谷殘夢》為大型西方管弦樂團伴奏,鍾耀光編曲,邱君強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劉文亮擔任編腔、配器工作,展現了他在歌仔戲音樂設計創作上的包容性與可能性。《蝴蝶之戀》為唐美雲歌仔戲團與廈門市歌仔戲劇團合作作品,2009年以《蝴蝶之戀》一劇獲得「福建省戲劇會演優秀音樂設計獎」、「中國戲劇節優秀音樂獎」。2000年蘭陽戲劇團聘為專職音樂設計,為期一年,合作作品包括:《乞食國舅》、《吉人天相》、《龍鳳奇緣》。
劉文亮與劇團合作的作品,不僅在臺灣演出,展演足跡更遍及至國外。《陳三五娘》、《秦香蓮》於1998年應邀到新加坡公演,《王魁負桂英》於2000年應邀到巴黎公演,《聲樓霸市》在2002年應邀到美國公演,《流星海王子》於2004年應邀到巴黎公演。
劉文亮與劇團合作的作品也包括電視歌仔戲的音樂指導,合作的作品有楊麗花歌仔戲團的《君臣情深》(音樂指導兼主弦,臺視),河洛歌子戲團的《太子復仇》(中視),陳亞蘭歌仔戲團的《天龍傳奇》(民視)。
劉文亮擔任編曲的歌仔戲音樂專輯有《玉樓聲漱》(兼演奏)、《玉樓聲漱II》(兼演奏)、《玉樓聲漱III》(兼演奏)、《天子告狀》(兼主弦)、《梅開二度》(兼主弦)、《音緣》、《歌仔戲曲調卡拉OK》(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出版)、《伴汝唱遊歌仔戲》(兼演奏)、《歌仔戲古詩新唱》(兼演奏)、《上帝的歌詩》(兼主弦)等。

歌仔戲音樂會
劉文亮與唐美雲是長年搭檔,2004年「唐美雲邂逅新Much」音樂會與2005年「跨界玩創意─歌仔戲飆爵士」音樂會兩人在傳統中尋找創新的契機,劉文亮以中西合作的配器形式,讓音樂自然地吟唱出新生歌仔戲曲所需要的意境和情緒。在「唐美雲邂逅新Much」音樂會中,由唐美雲主唱,劉文亮新編歌仔戲的曲調(七字調、都馬調),劉文亮擔中國樂器伴奏,此外還有大提琴和鋼琴。「跨界玩創意─歌仔戲飆爵士」更在歌仔戲新唱的創意上加入爵士二重奏,讓歌仔與爵士激盪出燦爛的火花,唐美雲主唱、劉文亮擔中國樂器伴奏、搭配鋼琴與小提琴二重奏。2007年「冬至、戀歌子」藝文音樂沙龍由許亞芬主唱,劉文亮擔任音樂會的主弦。

電影的音樂設計與演出
劉文亮參與過兩齣電影拍攝,兩齣電影皆為張志勇執導,唐美雲也在兩部電影中擔綱演出。1997年《一隻鳥仔哮啾啾》(藝舍電影事業有限公司出品)邀請劉文亮擔任配樂,劉文亮親自演奏胡琴,唐美雲、李天祿參與演出。2000年《沙河悲歌》(臺灣中央電影公司出品),劉文亮在劇中飾演歌仔戲琴師,並實際演奏。

歌仔戲界永遠的亮哥
2014年3月9日上午4點57分,劉文亮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52歲。劉文亮是近代臺灣歌仔戲音樂發展上非常重要的人物,雖然非音樂科班出身,但是熱愛音樂,能演奏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大提琴等多種樂器。因為對戲曲音樂的熱愛,於20多年前投入臺灣歌仔戲音樂的領域,除追隨前輩老藝人學習之外,還加入其對京劇、越劇等音樂的理解,因此,相當程度的影響並改變了近代臺灣歌仔戲音樂的風格。劉文亮一生熱情投入音樂,燃燒出歌仔戲音樂燦爛且不朽的火焰,是臺灣歌仔戲界永遠的亮哥。2014年8月9日傳統音樂金曲獎頒贈「特別獎」,表彰其對戲曲音樂的貢獻。

感謝:馬立芸女士
撰寫:李婉淳 2016/6/30

領域: 

戲曲

領域: 

歌仔戲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62
逝世時間: 
2014.03.09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基隆和平島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149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