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吹奏漢人樂器

平埔族吹奏漢人樂器

作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馬偕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平埔族拿漢人樂器吹奏,從照片可得知平埔族已深受漢文化影響,無論在喜喪等儀式,所拿的樂器多半為漢人所用的嗩吶、胡琴、鑼、鼓、鈸等樂器。
臺灣傳統音樂包括民歌、歌舞、器樂、曲藝、說唱、唸歌仔、聖樂、十三腔樂、南管(郎君樂)、北管(亂彈)、國樂與民謠等。照片中多是演奏「北管」時常見的樂器。北管樂器分成皮類(小鼓、通鼓);銅器類(鈔、鑼);絃類(提絃、大廣絃、吊鬼子、和絃);吹類(大吹即嗩吶、叭即小嗩吶)。在許多活動與空間都可聽到北管,例如宗教儀式、廟會、踩街陣頭、節慶、婚喪喜慶、各類戲曲後場伴奏,以及館閣中的練習與排場清唱等。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平埔族吹奏漢人樂器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內容描述

照片為平埔族拿漢人樂器吹奏,從照片可得知平埔族已深受漢文化影響,無論在喜喪等儀式,所拿的樂器多半為漢人所用的嗩吶、胡琴、鑼、鼓、鈸等樂器。
臺灣傳統音樂包括民歌、歌舞、器樂、曲藝、說唱、唸歌仔、聖樂、十三腔樂、南管(郎君樂)、北管(亂彈)、國樂與民謠等。照片中多是演奏「北管」時常見的樂器。北管樂器分成皮類(小鼓、通鼓);銅器類(鈔、鑼);絃類(提絃、大廣絃、吊鬼子、和絃);吹類(大吹即嗩吶、叭即小嗩吶)。在許多活動與空間都可聽到北管,例如宗教儀式、廟會、踩街陣頭、節慶、婚喪喜慶、各類戲曲後場伴奏,以及館閣中的練習與排場清唱等。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民樂瑰寶: 臺灣的北管與南管》

語文: 

中文

作者
資料撰寫: 
真理大學校史館
資料撰寫: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作者: 
貢獻者
審訂: 
王柳鋐
審訂: 
王榮昌
識別碼
AUP000375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