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貴與王寶釧

薛平貴與王寶釧

作者
何基明,陳守敬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首部35㎜台語電影。
※1955/8/20本片在南投草屯開拍。(※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5/9/21台中民聲日報第三版報導〈「薛平貴」下月可公映,由本省影劇界人士合資拍攝,男女主角為拱樂社當家台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5/12/4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寶島影圈:台灣歌仔戲班拱樂社,月前在中部拍製的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已於上月完成......〉。(※聯合知識庫)
※1955/12/27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藝文圈內:「薛平貴與王寶釧」元旦公映 又一部更成功的省產台語片〉。(※聯合知識庫)
※1956/1/4在台北市的中央和大觀戲院首映,1/5美都麗戲院(今國賓戲院)加入聯映。
※1956/1/6台北聯合報第六版報導〈白克:「薛平貴與王寶釧」〉。(※聯合知識庫)
※1956/1/28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我與薛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1/28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兩則〈薛平貴與王寶釧〉。(※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1/28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華興公司攝製薛平貴與王寶釧〉。(※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2/4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報導〈銀幕之薛平貴與王寶釧〉。(※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7/3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玻璃墊上:電影大眾化〉。(※聯合知識庫)
※1956/7/4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寶島影圈 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女主角許玉雲失蹤之謎〉。(※聯合知識庫)
※1957/1/11台北大華新聞第四版報導〈家庭浴室尋常客此日登龍電影圈〉。(※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7/1/14台北攝影新聞第四版報導〈一夜明星林惠美,重回茶室捧咖啡〉。(※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7/8/23台中中國日報第四版報導〈人生即舞台,戲劇即人生,(薛平貴與王寶釧)女主角,梅英扮演自殺,劇終人散運河邊緣不是殉情,假戲真做寒窯呼出還我自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在國家影視聽中心典藏宣傳手冊的演職員表上,本片由楊錦改編,另在《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硏究個案》(p69)寫到「何基明在開始拍攝之前,先請楊一笑、李泉溪把它改編成電影腳本。」,因而推論楊錦與楊一笑可能為同一人。
※台中金都戲院即中東戲院。(資料來源: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臉書)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薛平貴與王寶釧
其他名稱
翻譯名稱: 

Sih Pîng-kuì Í Ông Pó-tshuan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內容描述

※首部35㎜台語電影。
※1955/8/20本片在南投草屯開拍。(※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5/9/21台中民聲日報第三版報導〈「薛平貴」下月可公映,由本省影劇界人士合資拍攝,男女主角為拱樂社當家台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5/12/4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寶島影圈:台灣歌仔戲班拱樂社,月前在中部拍製的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已於上月完成......〉。(※聯合知識庫)
※1955/12/27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藝文圈內:「薛平貴與王寶釧」元旦公映 又一部更成功的省產台語片〉。(※聯合知識庫)
※1956/1/4在台北市的中央和大觀戲院首映,1/5美都麗戲院(今國賓戲院)加入聯映。
※1956/1/6台北聯合報第六版報導〈白克:「薛平貴與王寶釧」〉。(※聯合知識庫)
※1956/1/28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我與薛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1/28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兩則〈薛平貴與王寶釧〉。(※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1/28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華興公司攝製薛平貴與王寶釧〉。(※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2/4台中民聲日報第六版報導〈銀幕之薛平貴與王寶釧〉。(※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6/7/3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玻璃墊上:電影大眾化〉。(※聯合知識庫)
※1956/7/4台北聯合報第六版藝文天地報導〈寶島影圈 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女主角許玉雲失蹤之謎〉。(※聯合知識庫)
※1957/1/11台北大華新聞第四版報導〈家庭浴室尋常客此日登龍電影圈〉。(※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7/1/14台北攝影新聞第四版報導〈一夜明星林惠美,重回茶室捧咖啡〉。(※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7/8/23台中中國日報第四版報導〈人生即舞台,戲劇即人生,(薛平貴與王寶釧)女主角,梅英扮演自殺,劇終人散運河邊緣不是殉情,假戲真做寒窯呼出還我自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在國家影視聽中心典藏宣傳手冊的演職員表上,本片由楊錦改編,另在《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硏究個案》(p69)寫到「何基明在開始拍攝之前,先請楊一笑、李泉溪把它改編成電影腳本。」,因而推論楊錦與楊一笑可能為同一人。
※台中金都戲院即中東戲院。(資料來源: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臉書)

【劇情大綱】
流落在長安城外行乞、以破窯為宿的薛平貴,巧遇赴京趕考的蘇龍、魏虎。魏虎見薛平貴氣概不凡,便慷慨解囊相助。蘇龍、魏虎順利高中武狀元與武探花,還各自娶了當朝宰相王允的大女兒金釧和二女兒銀釧為妻。而薛平貴在街上結識了同為乞丐的王大、王三,並結拜為義兄弟。

王府家中尚有小女兒寶釧待字閨中,因此王允便決定於農曆八月十五日搭高樓讓寶釧拋繡球招親。前一晚,寶釧在後花園祈求月老賜姻緣,意外撞見正要翻牆而過的薛 平貴,寶釧見其相貌堂堂,將來必成大器,便與他訂下親事。隔天,薛平貴在紅娘的指引下順利搶得繡球,豈料王允卻嫌貧愛富不認乞丐為女婿,但寶釧堅持下嫁,甚至不惜與父親斷絕父女關係。
某日,薛平貴到相府拜見岳母王夫人,卻被王允趕出家門,還將薛平貴打昏在路旁,幸虧有寶釧和王大、王三不眠不休的照顧,康復後的薛平貴也專心習文學藝,不僅 降服了紅鬃烈馬,更獲封後軍督府。沒想到王允和魏虎卻故意將薛平貴改派為馬前先鋒,發派到西涼疆場。臨行前薛平貴匆匆與寶釧告別,儘管依依不捨,但寶釧還是祝福夫君百戰百勝早日回鄉。

物件類別
印刷品
其他內容描述
色彩: 

黑白

類型: 
類型: 
語文: 

台語

語文: 

客語[現存拷貝]

主題: 
主題: 
尺寸: 

35mm

作者
導演: 
編劇: 
創建時間
出品時間: 
1956
創建地點
出品地點: 
台灣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 校正
攝錄地點: 
台中市
貢獻者
監製: 
製片: 
攝影: 
改編: 
朱宗濤
改編: 
楊錦
改編: 
錄音: 
林焜圻
錄音: 
林文錦
音樂: 
黃錦昆
佈景: 
黃良雄
劃幕: 
趙秉虔
洗印: 
廖繼燿
剪輯: 
張榮嘉
劇務: 
道具: 
洪萬壽
場記: 
陳淑玲
照明: 
廖萬文
化裝: 
楊錦
服裝: 
黃以猛
識別碼
OM_TFI_201712_mpf_000002
出版者
出品者: 
華興電影製片廠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者: 
成功影業社[聯合報、送檢片目]
發行者: 
華興電影製片股份有限公司[送檢片目]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