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窟的草原

大水窟的草原

作者
毛利之俊,陳伯榕
典藏者
毛利之俊
這張照片應當是毛利之俊一行人離開大水窟駐在所,準備往州廳界北行之時所拍攝的。在這片平緩柔美的高山草原上,可見美麗的「山躑躅」(躑躅即杜鵑之意)點綴其間,並可望見正中央有一明顯凹地。此即「大水窟池」的所在地。近年來大水窟南緣新設一太陽能板的山屋,成為大水窟一帶唯一的現代建設;至於照片後方的壯麗山巒,《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描述,由左而右分別是一萬二千尺(約3636公尺)的大水窟山,以及中央山脈最高聳的一萬二千六百五十尺(約3833公尺)的秀姑巒山山稜。八通關越道路在通過州廳界,並進入臺中州的轄域後,便沿著陳有蘭溪山腰緩緩下行。其後陸續會再經過南、躑躅、秀姑巒、巴奈伊克、八通關、觀高、對關、樂樂等八處駐在所,之後便可抵達西段起點東埔。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大水窟的草原
典藏者
毛利之俊
內容描述

這張照片應當是毛利之俊一行人離開大水窟駐在所,準備往州廳界北行之時所拍攝的。在這片平緩柔美的高山草原上,可見美麗的「山躑躅」(躑躅即杜鵑之意)點綴其間,並可望見正中央有一明顯凹地。此即「大水窟池」的所在地。近年來大水窟南緣新設一太陽能板的山屋,成為大水窟一帶唯一的現代建設;至於照片後方的壯麗山巒,《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描述,由左而右分別是一萬二千尺(約3636公尺)的大水窟山,以及中央山脈最高聳的一萬二千六百五十尺(約3833公尺)的秀姑巒山山稜。八通關越道路在通過州廳界,並進入臺中州的轄域後,便沿著陳有蘭溪山腰緩緩下行。其後陸續會再經過南、躑躅、秀姑巒、巴奈伊克、八通關、觀高、對關、樂樂等八處駐在所,之後便可抵達西段起點東埔。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出處: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作者
作者: 
資料撰寫: 
陳伯榕
創建地點
發生地點: 
23.45794,121.05606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