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作圖

玉作圖

作者
未曾,李澄淵
典藏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
此《玉作圖》由清代李澄淵所繪。畫冊共含十二幅彩繪圖,記錄描繪傳統制玉的主要步驟:搗沙、研漿、開玉、紮碢、沖碢、磨碢、掏堂、上花、打鑽、透花、打眼、木碢、皮碢,每圖帶有文字說明,冊後附回疆采玉地圖。此為清光緒十七年序鈔繪本。

此畫冊不僅描繪了制玉人勞動操作的場面,還將重要工具名稱都一一注明。共分為十三道工序,其 「搗砂圖說」 和 「研漿圖說」 合為一幅,三至十三的十一工序各為一幅,共十二幅。每幅中間是主畫面,左右兩側有豎欄各三行,首行書工序編號和工序名。後楷書說明文。
回疆采玉地圖

每圖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描繪制玉的手法,下部分描繪此法所使用的工具。
李澄淵,清代畫家,生卒年齡不詳。李澄淵與晚清時在中國活動的著名學者英國醫生、東方學家蔔士禮(Bushell)來往甚密,《玉作圖說》就是應蔔士禮的請求而做的。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玉作圖
典藏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書格
內容描述

此《玉作圖》由清代李澄淵所繪。畫冊共含十二幅彩繪圖,記錄描繪傳統制玉的主要步驟:搗沙、研漿、開玉、紮碢、沖碢、磨碢、掏堂、上花、打鑽、透花、打眼、木碢、皮碢,每圖帶有文字說明,冊後附回疆采玉地圖。此為清光緒十七年序鈔繪本。

此畫冊不僅描繪了制玉人勞動操作的場面,還將重要工具名稱都一一注明。共分為十三道工序,其 「搗砂圖說」 和 「研漿圖說」 合為一幅,三至十三的十一工序各為一幅,共十二幅。每幅中間是主畫面,左右兩側有豎欄各三行,首行書工序編號和工序名。後楷書說明文。
回疆采玉地圖

每圖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描繪制玉的手法,下部分描繪此法所使用的工具。
李澄淵,清代畫家,生卒年齡不詳。李澄淵與晚清時在中國活動的著名學者英國醫生、東方學家蔔士禮(Bushell)來往甚密,《玉作圖說》就是應蔔士禮的請求而做的。

物件類別
書籍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主題: 
主題: 
原件分類: 

玉作圖序
目錄

搗沙圖說
開玉圖說
紮碢圖
沖碢圖
磨碢圖
掏堂圖
上花圖
打鑽圖
透花圖
打眼圖
木碢圖
皮碢圖

文本全文: 

玉作圖序:光緒十七年歲次辛卯新秋上浣,燕都居士石泉李澄淵畫並序

註記: 

此為清光緒十七年(辛卯 1891)序鈔彩繪本

類型: 
色彩: 

彩繪

作者
資料撰寫: 
未曾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此為清光緒十七年(辛卯 1891)
識別碼
OM_SG_202112_book_000004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