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奇岩

南雅奇岩

作者
廖繼英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廖繼英(1960-),出生於臺灣彰化,從小喜歡美術,國小國中分別受到膠彩畫大師曾得標、畫家丁國富與郭煥材啟蒙;1999年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為當代新表現主義畫家,作品獲多所美術館典藏,包括國立國父紀念館、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第一銀行公館分行、東峰美術館、布里斯本中天美術館等;現為中國科技大學、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臺北松山社區大學講師。

廖繼英在「抽象主義」、「表現主義」及「抽象表現主義」三者之間激盪出不受教條及學院綑綁、求新求變的創作形式與內容,也因曾就讀彰化高工機械製圖科,更能理解抽象藝術的線條、圓圈、弧線的構成與連結。廖繼英 2018年進入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班,在研讀中國美術史中用心推敲文人畫,自我期許在畫中傳達文人思維,能由繁入簡、由簡入繁、隨心所欲。

〈南雅奇岩〉為廖繼英作於2013年,2015年假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舉辦「當代新表現─廖繼英油畫創作展」展出的作品之一,本畫為廖繼英至東北角秘境景點「南雅奇岩」的寫生之作,在現場感受海的呼喚、潮聲的拍打、天地之間的動容,畫下宛如蒙德里安的垂直平行架構,近大遠小,堆疊色彩,詮釋深不見底的海域。

廖繼英在本畫使用梵谷的厚塗法,這是他追求的油畫質感;他調色不使用調色盤,而是直接於畫布上透過轉筆將顏色推進畫裡,將顏色畫到骨子裡一般,讓作品產生特有的律動性,此技法是他從塞尚、梵谷等名家得到的啟示。

2020年8月廖繼英再次造訪南雅奇岩寫生,兩次創作心情上截然不同,2013年之作為畫出眼前所見,是「入乎其內」,2020年畫作則跳脫視覺的固定性,將感受加以提煉,是「出乎其外」,他認為所謂的當代新表現即──人活在當代,用嶄新視角看世界,表現內在的靈魂和身心靈的體驗。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廖繼英,《廖繼英畫集》,臺北:廖繼英,2015。
校訂:廖繼英。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南雅奇岩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內容描述

廖繼英(1960-),出生於臺灣彰化,從小喜歡美術,國小國中分別受到膠彩畫大師曾得標、畫家丁國富與郭煥材啟蒙;1999年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為當代新表現主義畫家,作品獲多所美術館典藏,包括國立國父紀念館、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第一銀行公館分行、東峰美術館、布里斯本中天美術館等;現為中國科技大學、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臺北松山社區大學講師。

廖繼英在「抽象主義」、「表現主義」及「抽象表現主義」三者之間激盪出不受教條及學院綑綁、求新求變的創作形式與內容,也因曾就讀彰化高工機械製圖科,更能理解抽象藝術的線條、圓圈、弧線的構成與連結。廖繼英 2018年進入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班,在研讀中國美術史中用心推敲文人畫,自我期許在畫中傳達文人思維,能由繁入簡、由簡入繁、隨心所欲。

〈南雅奇岩〉為廖繼英作於2013年,2015年假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舉辦「當代新表現─廖繼英油畫創作展」展出的作品之一,本畫為廖繼英至東北角秘境景點「南雅奇岩」的寫生之作,在現場感受海的呼喚、潮聲的拍打、天地之間的動容,畫下宛如蒙德里安的垂直平行架構,近大遠小,堆疊色彩,詮釋深不見底的海域。

廖繼英在本畫使用梵谷的厚塗法,這是他追求的油畫質感;他調色不使用調色盤,而是直接於畫布上透過轉筆將顏色推進畫裡,將顏色畫到骨子裡一般,讓作品產生特有的律動性,此技法是他從塞尚、梵谷等名家得到的啟示。

2020年8月廖繼英再次造訪南雅奇岩寫生,兩次創作心情上截然不同,2013年之作為畫出眼前所見,是「入乎其內」,2020年畫作則跳脫視覺的固定性,將感受加以提煉,是「出乎其外」,他認為所謂的當代新表現即──人活在當代,用嶄新視角看世界,表現內在的靈魂和身心靈的體驗。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廖繼英,《廖繼英畫集》,臺北:廖繼英,2015。
校訂:廖繼英。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尺寸: 

53x65cm

作者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2013
識別碼
F_4_097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