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哲夫

梁哲夫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梁哲夫,1920年生於廣東省台山縣,就讀廣州市立美專兩年,遇戰亂返鄉教美術,後戰勢擴大加入軍隊,擔任文職工作,同時身兼劇團導演,執導舞台劇於校園、鄉間巡演。1950年赴港,於戲院負責設計電影廣告看板,日日在戲院看電影,啟發對電影研究的興趣。後輾轉加入粵語電影劇組擔任場記,由於表現優異遂被多位導演提拔為副導演,協助改編劇本、管理後製剪接、錄音等工作,擔任副導演時期已參與拍攝百餘部香港電影,奠下拍片快手的基礎。

梁哲夫的堂兄為流行音樂作曲家的梁樂音,其籌組中華電影公司,於1956年兩人共同執導《苦海鴛鴦》,為梁哲夫擔任導演的處女作。1957年赴台灣遊玩,梁哲夫因盲腸炎住院滯台,適逢新成立的萬安影業徵導演,經友人牽線下與該公司簽約,拍攝了三部台語片:《火葬場奇案》(1957),小艷秋、陳揚、白虹主演;過年賀歲喜劇片《添丁發財》(1958)何玉華、陳揚、戽斗、矮仔財主演;《明知失戀真艱苦》(1958)小艷秋、何玉華主演。三部台語片皆非常賣座,隨後又完成了首部台語武俠片《羅小虎與玉嬌龍》(1959、1960),分上、下集,由小艷秋主演。其中《添丁發財》、《明知失戀真艱苦》、《羅小虎與玉嬌龍》皆在台灣第一家民營片廠華興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梁哲夫也將香港拍片經驗帶進台灣,如使用場記表拍片的習慣,提高拍攝電影的效率,也是其重大貢獻之一。

由於執導的電影部部賣座,梁哲夫旋即成為台灣炙手可熱的導演,數家電影公司爭相邀請拍攝台語電影,其中又以與台聯電影公司合作拍攝的台語片最為知名,如《高雄發的尾班車》(1963)、《台北發的早車》(1964),皆由白蘭、陳揚、吳靜芳、戽斗主演,轟動一時。同時期也曾跨足拍攝國語戲曲片《七仙女》(1964),張小燕、柳青主演。

梁哲夫也開發了許多台語片的類型,如由龍松、白蘭主演的神話片《釋迦傳》(1962),柳青、高鳴、巴戈主演的冒險片《泰山與寶藏》(1965),白蘭、柳青主演的間諜片《間諜紅玫瑰》(1966)、《真假紅玫瑰》(1966)。與台聯合作拍攝的國語片《目蓮救母》(1968),由艾梨、唐威主演,則是梁哲夫的首部彩色寬銀幕大成本神怪片,製作費高達兩百二十萬,當年台語片拍攝預算僅約30萬元左右,上映大賣,還須出動警察維持秩序。1960年末台語片票房開始逐漸下滑,遂轉拍國語片,包括《姜子牙下山》(1969);李麗華、楊群主演的《長江一號》(1970);關山、張小燕、孫越主演《重慶一號》(1970),後者獲得第八屆金馬獎(1970)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1971年以《尋母十七年》獲得第十七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提名。

年屆六十歲時還自組電影公司執導《上海大亨》(1982),由陳觀泰、柯俊雄主演,隨後還拍攝《新目蓮救母》(1982)。從影生涯四十餘年,梁哲夫雖為戰後台語片第一代導演,然而執導電影多元,橫跨粵語、台語與國語,共計一百餘部作品。直到1992年病逝於台北,享壽75歲。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梁哲夫
典藏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內容描述

梁哲夫,1920年生於廣東省台山縣,就讀廣州市立美專兩年,遇戰亂返鄉教美術,後戰勢擴大加入軍隊,擔任文職工作,同時身兼劇團導演,執導舞台劇於校園、鄉間巡演。1950年赴港,於戲院負責設計電影廣告看板,日日在戲院看電影,啟發對電影研究的興趣。後輾轉加入粵語電影劇組擔任場記,由於表現優異遂被多位導演提拔為副導演,協助改編劇本、管理後製剪接、錄音等工作,擔任副導演時期已參與拍攝百餘部香港電影,奠下拍片快手的基礎。

梁哲夫的堂兄為流行音樂作曲家的梁樂音,其籌組中華電影公司,於1956年兩人共同執導《苦海鴛鴦》,為梁哲夫擔任導演的處女作。1957年赴台灣遊玩,梁哲夫因盲腸炎住院滯台,適逢新成立的萬安影業徵導演,經友人牽線下與該公司簽約,拍攝了三部台語片:《火葬場奇案》(1957),小艷秋、陳揚、白虹主演;過年賀歲喜劇片《添丁發財》(1958)何玉華、陳揚、戽斗、矮仔財主演;《明知失戀真艱苦》(1958)小艷秋、何玉華主演。三部台語片皆非常賣座,隨後又完成了首部台語武俠片《羅小虎與玉嬌龍》(1959、1960),分上、下集,由小艷秋主演。其中《添丁發財》、《明知失戀真艱苦》、《羅小虎與玉嬌龍》皆在台灣第一家民營片廠華興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梁哲夫也將香港拍片經驗帶進台灣,如使用場記表拍片的習慣,提高拍攝電影的效率,也是其重大貢獻之一。

由於執導的電影部部賣座,梁哲夫旋即成為台灣炙手可熱的導演,數家電影公司爭相邀請拍攝台語電影,其中又以與台聯電影公司合作拍攝的台語片最為知名,如《高雄發的尾班車》(1963)、《台北發的早車》(1964),皆由白蘭、陳揚、吳靜芳、戽斗主演,轟動一時。同時期也曾跨足拍攝國語戲曲片《七仙女》(1964),張小燕、柳青主演。

梁哲夫也開發了許多台語片的類型,如由龍松、白蘭主演的神話片《釋迦傳》(1962),柳青、高鳴、巴戈主演的冒險片《泰山與寶藏》(1965),白蘭、柳青主演的間諜片《間諜紅玫瑰》(1966)、《真假紅玫瑰》(1966)。與台聯合作拍攝的國語片《目蓮救母》(1968),由艾梨、唐威主演,則是梁哲夫的首部彩色寬銀幕大成本神怪片,製作費高達兩百二十萬,當年台語片拍攝預算僅約30萬元左右,上映大賣,還須出動警察維持秩序。1960年末台語片票房開始逐漸下滑,遂轉拍國語片,包括《姜子牙下山》(1969);李麗華、楊群主演的《長江一號》(1970);關山、張小燕、孫越主演《重慶一號》(1970),後者獲得第八屆金馬獎(1970)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1971年以《尋母十七年》獲得第十七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提名。

年屆六十歲時還自組電影公司執導《上海大亨》(1982),由陳觀泰、柯俊雄主演,隨後還拍攝《新目蓮救母》(1982)。從影生涯四十餘年,梁哲夫雖為戰後台語片第一代導演,然而執導電影多元,橫跨粵語、台語與國語,共計一百餘部作品。直到1992年病逝於台北,享壽75歲。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類型: 
類型: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相關電影: 
創建時間
生卒時間: 
1920.12.11~1992.09.07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中國 廣東省 台山市
地圖上標記點由機器自動判定產生,僅供參考。
識別碼
OM_TFI_201812_person_00000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