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延平詩社獎狀/ 蘇凌雲-燕潭秋月七律
典藏者
翠薰堂有限公司
此張是紀念蘇鑾參加台南市延平詩社舉辦的徵詩活動獲得入選的獎狀,獎狀上方圖片為臺南徠卡俱樂部黃得拍攝,內容文字為:「臺南市延平詩社獎狀。延獎(左20號)(右0號)。茲承。蘇凌雲先生。參加本社紀念南市拾弍名勝徵詩八期詩題燕潭秋月七律先生佳作業經評定入選特贈獎狀乙紙以誌。景仰。此狀。社長白劍瀾。中華民國五十年七月十日。」
燕潭位於現今台南市北區的台南公園內,1899年(明治32年)以現有地形加以規劃興建而成,戰後一度改名為中正公園,2001年(民國90年)恢復舊稱,1956年(民國45年)台南市文獻會列為臺南市十二名勝之一,題為「燕潭秋月」,公園由月見池(大燕潭)、綠池、大河池構成優美的天然景觀,因此燕潭也是過去臺南人賞月的勝地之一,在乾隆初年就有舉人陳輝月做詩吟詠該處一代風光:「烟龍竹樹接沙丹,夕照橫波海氣浮,樵夫唱回雲影路,戌人吹動角聲秋,僧歸廢寺鐘常寐,燕喜澄潭水不流,觸目郊原多景象,迷離草屋起重樓。」
燕潭位於現今台南市北區的台南公園內,1899年(明治32年)以現有地形加以規劃興建而成,戰後一度改名為中正公園,2001年(民國90年)恢復舊稱,1956年(民國45年)台南市文獻會列為臺南市十二名勝之一,題為「燕潭秋月」,公園由月見池(大燕潭)、綠池、大河池構成優美的天然景觀,因此燕潭也是過去臺南人賞月的勝地之一,在乾隆初年就有舉人陳輝月做詩吟詠該處一代風光:「烟龍竹樹接沙丹,夕照橫波海氣浮,樵夫唱回雲影路,戌人吹動角聲秋,僧歸廢寺鐘常寐,燕喜澄潭水不流,觸目郊原多景象,迷離草屋起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