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
典藏者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梆子是由一塊長方形的木頭,中間挖空,可作木鼓使用,打擊時用兩鼓打棒,可發出的篤的聲音,是客家音樂的一種。梆子可分為大梆子和小梆子。梆子常用做儀式客家音樂,並與水、死和復活相聯繫。更因為梆子富於共鳴,傳播力強,常用來做為信號器。客語稱「敲子」。又稱「敲子板」。分為高音與低音兩種,用約四寸長,二寸高,三寸寬的堅木,中央挖空製成,側面溝使成空洞,用木箸敲擊上方,聲音清脆響亮,其堅實的聲音過於「單皮鼓」,做眼(弱拍部分)用。 音色較「板鼓」來得低、來得厚實。「河北梆子」是以兩根大小不等的硬木棒互擊發音,其音硬而響,響而亮;「南梆子」是長形中空的木製體,以木棒敲擊,其音脆而短促。是「北管」客家音樂,「梆子」和「拍板」、「板鼓」一樣,都由頭手使用。「客家八音」用高音「梆子」代替「單皮鼓」,具有極重要的指揮功能。常用於戲曲伴奏或器樂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