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生告別式
典藏者
翠薰堂有限公司
1. 輓聯是哀悼死者所做的對聯。一般以歌頌死者或描述死者生平為內容,會於喪禮上懸掛在靈堂內。雖然照片中無法判讀輓聯的全句,仍能夠分辨「羅山」、「鯤島騷壇」、「布袋」、「麗澤」等與蔡如生生平相關的詞語,除輓聯外,以看出以花圈弔祭。
2. 藉此傳達沒有心思打扮的哀傷之情,以及對於往生者的思念,後來就逐漸形成了「披麻戴孝」的喪葬習俗。照片可見,送葬的人披麻衣、麻冠依序站於靈位周圍,
3.蔡如生(1901-1956),號漁笙、如笙,嘉義海線布袋人,娶嘉義市「美街」名門、大詩人蘇孝德長女蘇鑾,日治末期曾任戰時的嘉義醫院文書員代理,光復後任布袋鎮長。蔡如生也是橫跨日治與民國時期的漢詩人,為布袋沿海地區、成立於大正13年(1924)的「岱江吟社」重要成員,後於戰後當選 2 屆布袋鎮長後的1956 年病歿。
2. 藉此傳達沒有心思打扮的哀傷之情,以及對於往生者的思念,後來就逐漸形成了「披麻戴孝」的喪葬習俗。照片可見,送葬的人披麻衣、麻冠依序站於靈位周圍,
3.蔡如生(1901-1956),號漁笙、如笙,嘉義海線布袋人,娶嘉義市「美街」名門、大詩人蘇孝德長女蘇鑾,日治末期曾任戰時的嘉義醫院文書員代理,光復後任布袋鎮長。蔡如生也是橫跨日治與民國時期的漢詩人,為布袋沿海地區、成立於大正13年(1924)的「岱江吟社」重要成員,後於戰後當選 2 屆布袋鎮長後的1956 年病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