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子粟
作者
岩崎常正
|
典藏者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譯]罌粟(あうしばく,羅馬拼音:aushibaku),又稱為「けし(羅馬拼音:keshi)」荷蘭語稱為「スラープコロイト(羅馬拼音:syraapukoroito)」、「へウル(羅馬拼音:heuru)」,《紹興備急本草》稱為「象榖」,《虞初新誌》稱為「鶯粟」。秋月裡播下種子生長,經冬而凋。莖高約四、五尺,葉與萵苣相似,花有刻痕狀缺口,粉綠色,三四月間莖開始抽生互生,從梢頭或由葉之間的枝椏分生而出,在莖上結青色花苞,向下垂墜者會漸漸綻放花朵,向上仰生者花苞會脫落開花,以四瓣為中心,中有黃色花蕊。單瓣之物早上開花傍晚花蕊與花瓣共同脫落。千瓣之物則經過兩三天脫落。脫落後又經過幾天果實變大,如榖物的頂部且象菊花的形狀般,內有諸多小籽,其籽的顏色白花為白色,紅紫花則為黑色。(頁七前頁)
罌粟(頁七後頁)
翻譯:林玟君
罌粟(頁七後頁)
翻譯:林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