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母山先民遺物 繩蓆紋陶片昨挖掘出土 中國時報剪報
作者
曾文
|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國母山先民遺物 繩蓆紋陶片 昨挖掘出土
【新化訊】台南縣官田鄉國母山先民遺跡,四日掘出屬於四千年前的「繩蓆紋」陶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發掘隊的隊員們對此一發現非常興奮。
這些繩蓆紋陶片(俗稱繩紋陶)是在第一坑區深二.二公尺處發現。據在現場指導的隊員劉茂源(前誤為劉義源)釋稱,所獲繩蓆紋碎片是陶器的肩部,黑陶比紅陶多,這與過去在台南車路墘土名「牛稠仔」所發現的全部為紅陶不同。劉隊員又說,繩蓆紋陶雖然是四千年前的古物,但不能因此證明國母山在四千年前即已有先民居住。說不定是由別的地方帶來的,因為數量沒有黑紅陶片那麼多。
在所挖的四個坑區中,以第一坑區挖得最深,為二公尺二十公分。第三坑區僅一公尺五十公分,第二及第四坑區還在挖掘中所獲古物多為黑、紅陶片、石刀、石斧及很圓的石頭(可能做為模型用)。至於國母山先民居住的時間有多久,尚待兼隊長的館長王宇清,六日南下詳細研究考證後,才能揭曉。劉隊員說,這也許不是最近就能夠肯定答覆的問題。
父子考古
△新化:在台南縣官田鄉國母山參加發掘先民遺跡的工作人員中間,有一名年僅十三歲的助手劉亮宏。他與其父劉茂源(考古隊員),每天在炎陽下,埋頭工作,孜孜不倦的精神,著實可嘉。
劉亮宏現在台北市永樂國小念六年級。每年暑期均隨父到各地去發掘古物,由於耳濡目染,已有相當的考古經驗與常識,成為父親的助手。將來有意繼承父志,獻身於艱苦的考古工作。(圖與文:曾文)
【新化訊】台南縣官田鄉國母山先民遺跡,四日掘出屬於四千年前的「繩蓆紋」陶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發掘隊的隊員們對此一發現非常興奮。
這些繩蓆紋陶片(俗稱繩紋陶)是在第一坑區深二.二公尺處發現。據在現場指導的隊員劉茂源(前誤為劉義源)釋稱,所獲繩蓆紋碎片是陶器的肩部,黑陶比紅陶多,這與過去在台南車路墘土名「牛稠仔」所發現的全部為紅陶不同。劉隊員又說,繩蓆紋陶雖然是四千年前的古物,但不能因此證明國母山在四千年前即已有先民居住。說不定是由別的地方帶來的,因為數量沒有黑紅陶片那麼多。
在所挖的四個坑區中,以第一坑區挖得最深,為二公尺二十公分。第三坑區僅一公尺五十公分,第二及第四坑區還在挖掘中所獲古物多為黑、紅陶片、石刀、石斧及很圓的石頭(可能做為模型用)。至於國母山先民居住的時間有多久,尚待兼隊長的館長王宇清,六日南下詳細研究考證後,才能揭曉。劉隊員說,這也許不是最近就能夠肯定答覆的問題。
父子考古
△新化:在台南縣官田鄉國母山參加發掘先民遺跡的工作人員中間,有一名年僅十三歲的助手劉亮宏。他與其父劉茂源(考古隊員),每天在炎陽下,埋頭工作,孜孜不倦的精神,著實可嘉。
劉亮宏現在台北市永樂國小念六年級。每年暑期均隨父到各地去發掘古物,由於耳濡目染,已有相當的考古經驗與常識,成為父親的助手。將來有意繼承父志,獻身於艱苦的考古工作。(圖與文: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