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以北四省邊輿圖
圖中標示北上、南下的方位,以形象畫描繪四省境內的山脈、河流、行政區劃和道路。圖中注文圖說,說明圖例資訊:「圖為漢江以北陜、甘、楚、豫四省邊境,紅線分疆界,所繪樹木多寡,即為老林。寬窄大方圈為府,橫方圈為廳,長方圈為州,圓圈為縣,長圓圈為分駐佐貳(正八品縣丞、正九品主簿)分防營汛至河流溝岔須舉形勢亦無甚差訛也」。道路以點線表示,並注記沿線村鎮、口隘、驛站。山巒以三角符號表示,部分山形符號旁另標示森林符號以區別樹木多寡;四省分界線以紅色線區隔。全圖六處注文,分別描述本圖的繪製及圖例、境內漢江源流及水文特徵、四省境內山川形勢、物產、墾殖、林木、道路及移民情況。
本圖為嚴如熤(1759–1826)、鄭炳然繪。道光元年(1821),嚴如熤擢升陜安道;禦史卓秉恬(1782–1855)上陳「川、陜、楚老林情形」摺,疏曰:「由陜西略陽迄東至湖北鄖西,謂之南山老林;經四川穿境至湖北保康,謂之巴山老林。地皆磽瘠,糧徭極微。無業遊民,給地主錢數千,即租種數溝數嶺。歲薄不收則徙去,謂之棚民。……。與其即一隅而專謀之,何如合三省而共議之。請於扼要之地,專設大員控制。」(參:《清史稿•卓秉恬傳》)同年,派嚴如熤總攬川、楚、陜山區邊防察勘及建設事宜;嚴氏周曆相度、析官移治、增營改汛。道光四年(1824)嚴如熤議置廳治(即佛坪廳)
於盩厔縣、洋縣界及增營汛於商州、略陽,巡撫盧坤(1772–1835)采其議(參:《清史稿•嚴如熤傳》);圖中廳未見,商州、略陽似仍未置營汛。
嚴如熤同時繪製了〈漢江以南三省邊輿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平圖021473),可對應參照;圖中已見嘉慶七年(1802)新置的定遠廳(參:嚴如熤纂,《漢中續修府志》卷二〈建置〉);道光三年(1823)析安康、紫陽、平利三縣地所置磚坪廳尚未標示。兩圖既為同時,圖繪時代資訊可互參。判斷此圖繪製或為嚴如熤在道光二年(1822)刊行《三省邊防備覽》同一段時間的作品。又《輿圖要錄》斷本圖繪於清嘉慶五年(1800)至道光元年(1821)間,似可榷(參: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組輿圖部編,《輿圖要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59)。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