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輿萬國全圖[James Ford Bell Library藏原刻本]

坤輿萬國全圖[James Ford Bell Library藏原刻本]

作者
李之藻,未曾,利瑪竇
典藏者
James Ford Bell Library
此《坤輿萬國全圖》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與李之藻合作而成。全圖共六幅條屏,其內容大致分作三部分:主圖是橢圓形的世界地圖、四個角的天文圖和地理圖以及題跋解釋說明的文字。這是中國第一幅完整的經緯世界地圖。

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 年),義大利來華傳教士利瑪竇到達廣東肇慶,編制《山海輿地全圖》,由王絆首刻於肇慶。萬曆二十九年(1601 年),利瑪竇抵京師獻圖,深受明神宗喜愛。此圖後經多次重繪,最後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 年),由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刻印於北京,改曰《坤輿萬國全圖》。萬曆三十六年(1608 年),明神宗下詔摹繪十二份,傳於現世,原本可能隨葬明定陵。《坤輿萬國全圖》原為六幅,後來裝裱為一幅。此圖在地理學和製圖學界具有重要位置。經多次翻印摹抄,影響深遠。

該圖由橢圓形主圖、四角圓形小圖與中文附注文字組成。主圖為世界全圖,顯示了五大洲的相對位置,中國居於圖的中心;山脈用立體形象,海洋刻畫出密密的波紋;南極洲畫得很大。在該圖的空隙處填寫了與地名有關的附注性說明,其中兩篇為利瑪竇署名,介紹地球知識與西洋繪圖法。主圖採用的是等積投影,經線為對稱的弧線,緯線為平行直線。右上角有九重天圖,右下角有天地儀圖,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圖和中氣圖,另有量天尺圖附於主圖內左下方。全圖的文字,大約可以分為五類:一是地名,有 1114 個地名;二是題識,有利瑪竇、李之藻、吳中明、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共 6 篇;三是說明,包括全圖、九重天、四行論、晝夜長短、天地儀、量天尺、日月蝕、中氣、南北二半球等的說明;四是表,有總論橫度裡分表、太陽出入赤道緯度表;五是附注,對各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進行解說。[1]
1577 年,利瑪竇作為傳教士被送到亞洲。 他於 1578 年 9 月到達葡占果阿邦(今印度),在那裡他待到 1580 年 7 月。 他在果阿和柯欽(今印度柯枝)工作了四年,直到他受召加入初次去往中國的耶穌會傳教。 他於 1582 年 8 月到達澳門並在中國渡過了他的餘生,分別生活在肇慶、韶州、南京和北京。 他最後的歲月,1601-10 年,是在北京度過的,在那裡他和他的耶穌會同伴龐迪我一起成為了第一批允許進入紫禁城的西方人。利瑪竇贏得中國人皈依天主教的部分方法,是用從基督教歐洲取得的科學和文化成就而讓學者和官員留下印象。 在他在肇慶的屋子,他展示了一張大型的西方的世界地圖。 中國參觀者對地圖將地球描繪為球形以及看到中華帝國只在世界占了相對較小的部分感到驚訝。 他們要求利瑪竇將地圖翻譯為中文,並在 1584 年將之刻版和印刷。 1584 年版地圖的所有副本都已散失了,同樣的 1599 年在南京利瑪竇做的第二版的所有副本也散失了。 這裡展示的這張地圖是已知的第三版該地圖留存下的其中一張,這是利瑪竇在 1602 年應他的中國朋友李之藻要求而作。 這個 1602 年版本的地圖是留存下來中國早期描述美國的地圖以及反映了 15 世紀和 16 世紀歐洲航行的發現所獲得知識的地圖。 顯示了五大洲,歐洲、利比亞(非洲)、亞洲、美洲和謠傳的南方大陸麥哲倫之地,以及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利瑪竇在地圖上加上了精巧的中文注釋反映了西方對當時各個國家的資訊(和誤導資訊)。 他將尼羅河描述為 「世界上最長的河。 它流入海裡要七個月。 在這個國家全年都沒有雲或雨,因而居住的人精通天文學。」 關於加拿大他寫道:「居民對於陌生人是溫和而好客的。 總之,他們用皮做他們的衣服,並且他們的職業是漁民。」 除了對特定地方的注釋以外,地圖還包含了非常準確和精巧的地理學和天文學資訊,包括對地球的大小和形狀的敘述,對晝夜長短變化的解釋,顯示了行星到地球距離的表格,以及插入了從兩極(包含北極和南極)對地球的極投影地圖以顯示地球是圓的。

此幅六屏幅完整(三枚耶穌會印章被刮去)。由詹姆斯·福特·貝爾信託會為明尼蘇達大學的詹姆斯·福特·貝爾圖書館購於 2009 年。

李之藻(1565 年~1630 年),字振之,一字我存,號涼庵居士,又號涼庵逸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翻譯家、天文學家,中國聖教三柱石之一。

馬泰奧·裡奇(義大利語:Matteo Ricci),漢名利瑪竇,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穌會義大利籍神父、傳教士、學者。1583 年來到中國居住。在明朝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 「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華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
[1]參考:介紹參考:鄒振環撰《神和乃囮:利瑪竇世界地圖的在華傳播及其本土化》(《安徽史學》2016 年第 5 期)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坤輿萬國全圖[James Ford Bell Library藏原刻本]
典藏者
James Ford Bell Library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書格
內容描述

此《坤輿萬國全圖》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與李之藻合作而成。全圖共六幅條屏,其內容大致分作三部分:主圖是橢圓形的世界地圖、四個角的天文圖和地理圖以及題跋解釋說明的文字。這是中國第一幅完整的經緯世界地圖。

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 年),義大利來華傳教士利瑪竇到達廣東肇慶,編制《山海輿地全圖》,由王絆首刻於肇慶。萬曆二十九年(1601 年),利瑪竇抵京師獻圖,深受明神宗喜愛。此圖後經多次重繪,最後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 年),由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刻印於北京,改曰《坤輿萬國全圖》。萬曆三十六年(1608 年),明神宗下詔摹繪十二份,傳於現世,原本可能隨葬明定陵。《坤輿萬國全圖》原為六幅,後來裝裱為一幅。此圖在地理學和製圖學界具有重要位置。經多次翻印摹抄,影響深遠。

該圖由橢圓形主圖、四角圓形小圖與中文附注文字組成。主圖為世界全圖,顯示了五大洲的相對位置,中國居於圖的中心;山脈用立體形象,海洋刻畫出密密的波紋;南極洲畫得很大。在該圖的空隙處填寫了與地名有關的附注性說明,其中兩篇為利瑪竇署名,介紹地球知識與西洋繪圖法。主圖採用的是等積投影,經線為對稱的弧線,緯線為平行直線。右上角有九重天圖,右下角有天地儀圖,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圖和中氣圖,另有量天尺圖附於主圖內左下方。全圖的文字,大約可以分為五類:一是地名,有 1114 個地名;二是題識,有利瑪竇、李之藻、吳中明、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共 6 篇;三是說明,包括全圖、九重天、四行論、晝夜長短、天地儀、量天尺、日月蝕、中氣、南北二半球等的說明;四是表,有總論橫度裡分表、太陽出入赤道緯度表;五是附注,對各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進行解說。[1]
1577 年,利瑪竇作為傳教士被送到亞洲。 他於 1578 年 9 月到達葡占果阿邦(今印度),在那裡他待到 1580 年 7 月。 他在果阿和柯欽(今印度柯枝)工作了四年,直到他受召加入初次去往中國的耶穌會傳教。 他於 1582 年 8 月到達澳門並在中國渡過了他的餘生,分別生活在肇慶、韶州、南京和北京。 他最後的歲月,1601-10 年,是在北京度過的,在那裡他和他的耶穌會同伴龐迪我一起成為了第一批允許進入紫禁城的西方人。利瑪竇贏得中國人皈依天主教的部分方法,是用從基督教歐洲取得的科學和文化成就而讓學者和官員留下印象。 在他在肇慶的屋子,他展示了一張大型的西方的世界地圖。 中國參觀者對地圖將地球描繪為球形以及看到中華帝國只在世界占了相對較小的部分感到驚訝。 他們要求利瑪竇將地圖翻譯為中文,並在 1584 年將之刻版和印刷。 1584 年版地圖的所有副本都已散失了,同樣的 1599 年在南京利瑪竇做的第二版的所有副本也散失了。 這裡展示的這張地圖是已知的第三版該地圖留存下的其中一張,這是利瑪竇在 1602 年應他的中國朋友李之藻要求而作。 這個 1602 年版本的地圖是留存下來中國早期描述美國的地圖以及反映了 15 世紀和 16 世紀歐洲航行的發現所獲得知識的地圖。 顯示了五大洲,歐洲、利比亞(非洲)、亞洲、美洲和謠傳的南方大陸麥哲倫之地,以及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利瑪竇在地圖上加上了精巧的中文注釋反映了西方對當時各個國家的資訊(和誤導資訊)。 他將尼羅河描述為 「世界上最長的河。 它流入海裡要七個月。 在這個國家全年都沒有雲或雨,因而居住的人精通天文學。」 關於加拿大他寫道:「居民對於陌生人是溫和而好客的。 總之,他們用皮做他們的衣服,並且他們的職業是漁民。」 除了對特定地方的注釋以外,地圖還包含了非常準確和精巧的地理學和天文學資訊,包括對地球的大小和形狀的敘述,對晝夜長短變化的解釋,顯示了行星到地球距離的表格,以及插入了從兩極(包含北極和南極)對地球的極投影地圖以顯示地球是圓的。

此幅六屏幅完整(三枚耶穌會印章被刮去)。由詹姆斯·福特·貝爾信託會為明尼蘇達大學的詹姆斯·福特·貝爾圖書館購於 2009 年。

李之藻(1565 年~1630 年),字振之,一字我存,號涼庵居士,又號涼庵逸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翻譯家、天文學家,中國聖教三柱石之一。

馬泰奧·裡奇(義大利語:Matteo Ricci),漢名利瑪竇,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穌會義大利籍神父、傳教士、學者。1583 年來到中國居住。在明朝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 「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華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
[1]參考:介紹參考:鄒振環撰《神和乃囮:利瑪竇世界地圖的在華傳播及其本土化》(《安徽史學》2016 年第 5 期)

物件類別
地圖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主題: 
尺寸: 

整幅(六屏)約 167.5 x 371.2 釐米,每幅約 167 x 61.5 釐米或更小
比例尺約為 1:12,500,000,中緯線。1⁰ = 250 裡;(西 180⁰--東 180⁰/北 90⁰--南 90⁰)

文本全文: 

右上角題:坤輿萬國全圖

文本全文: 

利瑪竇序

文本全文: 

李之藻跋、陳志民跋、楊景淳跋、吳中明跋、祁光宗跋

註記: 

明萬曆三十年(壬寅 1602)李之藻刻本

類型: 
作者
刻: 
李之藻
資料撰寫: 
未曾
編者: 
創建時間
出版時間: 
明萬曆三十年(壬寅 1602)
識別碼
OM_SG_202112_map_00000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