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去尋

高去尋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高去尋(1909-1991)字曉梅,河北安新人。河北省保定第六中學畢業後,任教小學一年,考取北京大學預科,成績優異,升為史學系正科生。特別愛好銅器、金文,故其畢業論文以山西之青銅器為材料,撰寫出《李峪出土銅器及相關之問題》 一文,文中指出西方認為李峪出土銅器為秦器之謬誤。

1935年自北京大學畢業以後,蒙傅斯年先生推薦進入中研院史語所,立刻參與安陽第十二次(西北岡第三次)的發掘工作。第十四次發掘時,洹河兩岸盜掘風氣又熾,因此時常參與發掘團夜間巡邏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跟隨史語所東遷西播,並一路從史語所練習助理員,歷任助理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至1949年升任研究員,獲終身聘書,同時擔任臺大考古人類學系教授。1966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第六屆院士,1978至1981年兼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遷台後於1949年參與李濟先生主持的埔里大馬璘遺址發掘,1954年梁思永先生過世,因此受命整理梁思永西北岡報告之未完稿,但因歲月磨損,報告內有許多資料仍須修改、填補,部分圖稿也因時間而褪色,難以辨識,且梁思永的報告多用草書書寫,需耗費大量時間辨識,高去尋先生可說是投注下半生之精力與之奮鬥,最終完成《侯家莊》發掘報告 。然而高先生始終堅持署名先師梁思永原著,僅自居輯補地位,其尊師之情溢於言表。

高先生平易近人,童心未泯,在寓居四川李莊時,夏日濕熱多蚊蟲,冬日雨雪嚴寒,在物質條件貧乏的環境,仍不改樂天本性,常於飯後講古,吸引當地孩童群集聆聽;來臺之後,學術地位雖高,但常與所內工友促膝下棋,成為中研院特有之景觀。1991年10月,高去尋於臺北南港街上行走時,不慎跌倒逝世,享年82歲。

高去尋先生學養淵博,參與殷墟田野發掘,並完成整理梁思永先生「侯家莊」發掘報告,是位考古學家;博通甲骨金文,是位古文字學家;大學本科訓練歷史學,著述旁徵四部,根據殷墟考古建構殷商古史,是位歷史學家;追究喪葬禮俗,參引民族誌書,是位民俗學家;尤其專精三代古器,斷年代,析風格,發義蘊,看法超越傳統古器物學之藩籬,是一位開啟新學風的古器物學家。凡此種種,以考古發掘資料作基礎,而歸結民族文化,可說是難得的全能型學者。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高去尋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描述

高去尋(1909-1991)字曉梅,河北安新人。河北省保定第六中學畢業後,任教小學一年,考取北京大學預科,成績優異,升為史學系正科生。特別愛好銅器、金文,故其畢業論文以山西之青銅器為材料,撰寫出《李峪出土銅器及相關之問題》 一文,文中指出西方認為李峪出土銅器為秦器之謬誤。

1935年自北京大學畢業以後,蒙傅斯年先生推薦進入中研院史語所,立刻參與安陽第十二次(西北岡第三次)的發掘工作。第十四次發掘時,洹河兩岸盜掘風氣又熾,因此時常參與發掘團夜間巡邏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跟隨史語所東遷西播,並一路從史語所練習助理員,歷任助理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至1949年升任研究員,獲終身聘書,同時擔任臺大考古人類學系教授。1966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第六屆院士,1978至1981年兼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遷台後於1949年參與李濟先生主持的埔里大馬璘遺址發掘,1954年梁思永先生過世,因此受命整理梁思永西北岡報告之未完稿,但因歲月磨損,報告內有許多資料仍須修改、填補,部分圖稿也因時間而褪色,難以辨識,且梁思永的報告多用草書書寫,需耗費大量時間辨識,高去尋先生可說是投注下半生之精力與之奮鬥,最終完成《侯家莊》發掘報告 。然而高先生始終堅持署名先師梁思永原著,僅自居輯補地位,其尊師之情溢於言表。

高先生平易近人,童心未泯,在寓居四川李莊時,夏日濕熱多蚊蟲,冬日雨雪嚴寒,在物質條件貧乏的環境,仍不改樂天本性,常於飯後講古,吸引當地孩童群集聆聽;來臺之後,學術地位雖高,但常與所內工友促膝下棋,成為中研院特有之景觀。1991年10月,高去尋於臺北南港街上行走時,不慎跌倒逝世,享年82歲。

高去尋先生學養淵博,參與殷墟田野發掘,並完成整理梁思永先生「侯家莊」發掘報告,是位考古學家;博通甲骨金文,是位古文字學家;大學本科訓練歷史學,著述旁徵四部,根據殷墟考古建構殷商古史,是位歷史學家;追究喪葬禮俗,參引民族誌書,是位民俗學家;尤其專精三代古器,斷年代,析風格,發義蘊,看法超越傳統古器物學之藩籬,是一位開啟新學風的古器物學家。凡此種種,以考古發掘資料作基礎,而歸結民族文化,可說是難得的全能型學者。

物件類別
人物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