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衡

楊秀衡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客家音樂家|
楊秀衡,客家音樂家;1939 年 12 月 3 日出生於高雄美濃。有「客家音樂活字典」稱號,是全臺碩果僅存會客家「撮把戲」的民俗藝人。雖然身為客家人,但最初學的卻是閩南人的歌仔戲,因此將客家「撮把戲」融合了閩南文化之色彩,成立了「楊家國術館」與「豪記綜藝團」,在民眾結婚、新居落成等「喜慶場」演出。曾獲得「高雄縣政府優良民間藝人」的肯定。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楊秀衡
其他名稱
英文名: 

Yang Xiu-Heng

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內容描述

|客家音樂家|
楊秀衡,客家音樂家;1939 年 12 月 3 日出生於高雄美濃。有「客家音樂活字典」稱號,是全臺碩果僅存會客家「撮把戲」的民俗藝人。雖然身為客家人,但最初學的卻是閩南人的歌仔戲,因此將客家「撮把戲」融合了閩南文化之色彩,成立了「楊家國術館」與「豪記綜藝團」,在民眾結婚、新居落成等「喜慶場」演出。曾獲得「高雄縣政府優良民間藝人」的肯定。

YANG Xiu-Heng was born in Meinong, Kaohsiung in 1939. Nicknamed “the walking Hakka music dictionary,” he was the last person in Taiwan still able to perform a particular style of Hakka music called “Chhot Pà Hi.” Although he was Hakka, he studied mostly Minnan (Hoklo) gezaixi (Taiwanese opera) music, which is why he fused Minnan gezaixi music with the Hakka “Chhot Pà Hi” music. He established Yang’s National Arts School and the Hao Ji Assorted Arts Troupe, performing at weddings and celebrations for people moving into new houses. He was awarded the Kaohsiung County Government Superior Folk Artist Award.

物件類別
人物
其他內容描述
獲獎: 

高雄縣政府/優良民間藝人

生平: 

多重文化的交織
1939年12月3日出生於高雄縣美濃鎮,雖然身為客家人,但最初學的卻是閩南人的歌仔戲。由於當時他對於歌仔戲班中,經常出現的翻筋斗等武打場面十分癡迷。8歲起,便開始跟隨陳來丁(來丁師)學習太祖拳。1952年,楊秀衡加入屏東東港的歌仔戲班「華美歌劇團」,一開始學習武生、馬僮等角色,又隨上海師傅李金虎學習翻筋斗、觀音坐等拳術,加入戲班不到一年便開始演出戲班中的丑角。由於他的勤奮,兩年後即可演出「探花」、「采花」、「小生」等角。此外,他在戲班中,也習得了鑼鼓的打擊。在「華美歌劇團」的歲月,楊秀衡還學會許多歌仔戲的唱腔,例如《七字仔》、《都馬調》等曲調,影響他日後在做「撮把戲」的演出時,把歌仔戲的曲調,套用客家山歌調的歌詞,以客家語演唱。

回歸客家情懷
1954年,楊秀衡感慨每日跟隨著戲班講閩南語,但自身的母語(客語)卻無緣出口,便轉至桃園龍潭的客家戲班「勝春園」中演出,在「勝春園」中,楊秀衡跟隨陳居順學習客家山歌調的演唱,並習得了一種特別的「變化山歌仔」唱法,在陳居順過世後,只剩楊秀衡會演唱此種曲調。半年後,他回到了家鄉美濃鎮。1958年,苗栗的客家戲班「勝宜園」來到美濃鎮上演出,由於當時戲班中正好缺少武生的角色,便邀楊秀衡加入戲班演出。

撮把戲第一人
1959年,楊秀衡與「勝宜園」當家花旦徐戊妹結婚,隔年兩夫婦便離開戲班開始走江湖賣藝。1963年,楊秀衡正式拜廣東人韓秋貴為師,並與妻子組成了「撮把戲」團,行走於各個鄉鎮村庄演出,開始了客家「撮把戲」的演藝生涯。1970年代,由於電視的出現,觀眾幈棄了從前流行的野臺戲,使得「撮把戲」團的生意日趨沒落,因此楊秀衡再成立了「楊家國術館」與「豪記綜藝團」,在民眾結婚、新居落成等「喜慶場」演出,而為了適應觀眾改變的口味,也在表演中演唱流行歌曲。1986年,楊氏夫婦被許常惠發掘,於高雄市「第七屆文藝季」,以及1987年的「民間劇場--臺北市露天藝術節」中演出。楊秀衡的「撮把戲」將閩南車鼓客家化,形式較為少見,因此常應邀至政府機關舉辦的大型演出,或是電視節目中表演。1998年,楊秀衡更獲得「高雄縣政府優良民間藝人」的肯定。

發揚與傳承
2003年,楊秀衡至屏東五溝水的國小教師客家營中,教導客家山歌調的演唱。2005-2006年,於屏東縣的萬巒鄉與高樹鄉進行教學,並且率領學生至臺中、新竹關西等地進行文化交流,將客家文化發揚光大,也常於各大「客家藝術節」舞臺上演出,他們的「撮把戲」團在南臺灣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楊秀衡的音樂風格,配合戲劇、舞蹈、雜耍、魔術與功夫等不同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撮把戲」,可說是民間藝術之即興扮演的最佳範本,也為逐漸稀有的客家撮把戲做了最佳的詮釋與保存,不但為臺灣音樂界傳承其個人技藝,更為逐漸消逝的傳統民間藝術留下歷史的見證。

領域: 

客家音樂

性別: 

創建時間
出生時間: 
1939.12.03
創建地點
出生地點: 
高雄美濃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校正
識別碼
M041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