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特富野社之kuba整修

鄒族特富野社之kuba整修

作者
莊信然,鄒族特富野社,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典藏者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鄒族特富野社男子會所(kuba no cou tfuya)之文化意義與核心價值】
  鄒族 kuba主要為大社宗教信仰、政治、軍事事務 、祭儀及會議等公共事務之 中心 ,以及 青年接受長老教育及訓練與族人共同祭祀之處, 極 具神聖性,女子不得進入 。西元 1993 年 12 月,鄒族特富野社因為原有的 kuba已經過於老舊,特富野社族人決定拆除重建,可視為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鄒族文化發展與部落歷史上的大事件。鄒族特富野社 kuba為一四方底之干欄式建築,上以茅草覆蓋成尖頂錐狀,多以松、柏、杉為樑柱及骨架,使用黃藤綑綁及固定,屋頂架構好之後,先舖上五節芒,其上再置白芒。工法精細,乃鄒族特富野社特有的搭建樣式,是部落重要建物與精神指標。
  kuba中央有一個火塘,終年不滅,代表鄒族的生生不息象徵駐在yone pepe的hamo及其扈從的 p´osonfihi、以及主宰作戰的i´afafeoi對於部落的守護 。會所的廣場前種有一株赤榕樹,族人視之為神樹。鄒族人相信,在舉行 mayasvi時,天神會沿著赤榕樹而下,進入會所。因此鄒族人在祭典時,會在神樹前殺豬祭神、敬獻供品。從神樹到 kuba具有神聖空間的意義,並不容許閒雜人穿越。

註:
1. kuba,音近似「庫巴」,中譯俗稱為「男子會所」。
2. 大社,鄒族大社分別為特富野社及達邦社。
3. yone pepe,中譯俗稱「天界」。
4. hamo,中譯俗稱「天神」。
5. p´osonfihi,中譯俗稱「司命神」。
6. i´afafeoi,中譯俗稱「軍神」。
7. mayasvi,中譯俗稱為「戰祭」。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鄒族特富野社之kuba整修
典藏者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典藏與管理
著作財產權人: 
鄒族特富野社
著作財產權人: 
莊信然
數位物件典藏者: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內容描述

【鄒族特富野社男子會所(kuba no cou tfuya)之文化意義與核心價值】
  鄒族 kuba主要為大社宗教信仰、政治、軍事事務 、祭儀及會議等公共事務之 中心 ,以及 青年接受長老教育及訓練與族人共同祭祀之處, 極 具神聖性,女子不得進入 。西元 1993 年 12 月,鄒族特富野社因為原有的 kuba已經過於老舊,特富野社族人決定拆除重建,可視為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鄒族文化發展與部落歷史上的大事件。鄒族特富野社 kuba為一四方底之干欄式建築,上以茅草覆蓋成尖頂錐狀,多以松、柏、杉為樑柱及骨架,使用黃藤綑綁及固定,屋頂架構好之後,先舖上五節芒,其上再置白芒。工法精細,乃鄒族特富野社特有的搭建樣式,是部落重要建物與精神指標。
  kuba中央有一個火塘,終年不滅,代表鄒族的生生不息象徵駐在yone pepe的hamo及其扈從的 p´osonfihi、以及主宰作戰的i´afafeoi對於部落的守護 。會所的廣場前種有一株赤榕樹,族人視之為神樹。鄒族人相信,在舉行 mayasvi時,天神會沿著赤榕樹而下,進入會所。因此鄒族人在祭典時,會在神樹前殺豬祭神、敬獻供品。從神樹到 kuba具有神聖空間的意義,並不容許閒雜人穿越。

註:
1. kuba,音近似「庫巴」,中譯俗稱為「男子會所」。
2. 大社,鄒族大社分別為特富野社及達邦社。
3. yone pepe,中譯俗稱「天界」。
4. hamo,中譯俗稱「天神」。
5. p´osonfihi,中譯俗稱「司命神」。
6. i´afafeoi,中譯俗稱「軍神」。
7. mayasvi,中譯俗稱為「戰祭」。

【kuba的重建與修繕】
  過去傳統中,鄒族特富野社 kuba的重建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結構受損嚴重不堪使用;第二個原因則是在其他特殊狀況,經由長老決議舉行時。特富野社於2005年重建kuba,係因道路拓寬緣故,造成舊有的 kuba在道路高度的壓迫下,感覺矮了一截,在部落長老與族人的決議之下,決定重建 kuba。在 2005 年的重建之中,地面至底板大約增加,約1.9公尺左右,能容納人們在下面穿越、走動。kuba建於部落中央,為干欄式無壁建築,屋頂舖覆五節芒草,屋頂中央植入石斛蘭 ,以直徑20公分左右的圓木為柱,中間兩根為中柱,屋面為長方形,縱深兩面出入口,東面為正門,以木梯上下。
  kuba建築構造所選用材料壽命上有其限制,不屬於長久、永恆性的建築,使用經過一段時間,隨著材料老舊、破損或其他原因便要進行重建或修建,重建時間不一定,大約十幾年左右,會依據當時的情況調整。修建通常在 kuba完工後的幾年實施,若當年有舉行mayasvi,族人便會在舉行祭儀之前,來進行修建工作,修建內容多半是將屋頂的五節芒草進行更換。迄今主要建築構造所使用材料 ,與傳統材料大致相同以適合做柱子的木頭 材 料 、 竹子、五節芒 茅草 、白芒草及黃藤等等。
  kuba內部地板,有3/2面積為木製結構,3/1面積為黃藤綁的結構。欄杆作法為綁藤方式,利用綁藤的交錯使之成為一列列密排狀況。屋頂斜向支撐固定後,以黃藤環繞屋頂一圈,間距約是 20公分一段。將收集回來之五節芒草,綁成一束一束的狀態不致鬆散,由下往上順序來覆蓋屋頂上面。後方有一斜上木梯,高床的1/4 段鋪有藤床。四邊均有 5 根柱,等矩排列。中柱 2 根,其間同樣是方火塘,其中使用更多的藤條,用來綁結短柱與立柱,或欄杆、圍欄與立柱,另跳舞廣場特富野的有31.2m x13.5m(均不包含看臺)。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族群: 
類型: 
類型: 
參展記錄: 

《cou‧祭時刻》原鄒文學與影像敘事主題特展

參考文獻: 

原住民族委員會,鄒J000034【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資訊網檢索資料庫】。取自https://www.titic.apc.gov.tw/order?order_id=310

作者
攝影: 
資料撰寫: 
鄒族特富野社
創建時間
拍攝時間: 
2018.02.21
入藏時間: 
2021.05.23
創建地點
拍攝地點: 
嘉義縣阿里山鄉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