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荷蹤

逸仙.荷蹤

作者
陳陽春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陳陽春(1946-),出生於雲林縣北港鎮,7歲學書法,臨王羲之、柳公權字帖,就讀國立臺灣藝專(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接觸不同畫類,將水墨技法帶入西洋水彩畫深獲老師好評,促成他將中國水墨畫精髓融入西洋水彩畫意境,成為臺灣水彩畫的精神。

多次周遊列國舉辦畫展的陳陽春,在國內與世界五大洲舉辦個展超過200場,以畫會友,凝聚僑胞情感,獲總統府頒贈感謝狀、外交部頒贈「外交部之友紀念章」,被世界日報封稱為「文化大使」。為鼓勵後進探索水彩世界,陳陽春於2007年創辦「亞洲華陽獎」,後更名為「世界水彩華陽獎」,從亞洲向世界徵畫,以藝弘道。

陳陽春水彩創作題材廣闊,從風景、仕女圖到宗教佛像,獨創「迷離夢幻」技法與「飄逸出在塵」畫風,以模糊筆法創造想像空間,畫面的飄隱無蹤令觀賞者流連忘返。

〈逸仙.荷蹤〉為陳陽春2017年應國立國父紀念館之邀所繪的館景作品,畫面採 S型構圖,拉出空間的遠近並突顯國父紀念館,畫作上方從左端橫貫畫面的樹枝與現實位置略有不同,為陳陽春基於畫面流暢度而位移。國父紀念館標誌性的黃色屋簷倒影於水面亦以黃色表現,彼此呼應唱和,陳陽春以特有的模湖筆法展現湖面意象,若畫得清楚就失去美感與想像空間。

貫通古今、中西合璧是陳陽春的創作理念,畫畫時他會同時使用水彩顏料與墨色,水彩的黑色對他而言不夠黑,以本作品為例,部分樹即使用墨色,而畫面中間樹下白色小區塊是陳陽春特意留白代表遊客二、三人,在細節中展現中國傳統水墨特色。

陳陽春十幾年前至巴黎造訪莫內花園,遙想老年住家附近有荷花公園的情景,沒想到國父紀念館的荷花池就離家不遠處,成為他日常散步的一景,作畫的心情也油然而生。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吳溪泉,《捲起千堆雪 – 台灣一代畫傑陳陽春大師傳奇》,臺北:中國文藝協會,2016。
校訂:陳陽春。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逸仙.荷蹤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內容描述

陳陽春(1946-),出生於雲林縣北港鎮,7歲學書法,臨王羲之、柳公權字帖,就讀國立臺灣藝專(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接觸不同畫類,將水墨技法帶入西洋水彩畫深獲老師好評,促成他將中國水墨畫精髓融入西洋水彩畫意境,成為臺灣水彩畫的精神。

多次周遊列國舉辦畫展的陳陽春,在國內與世界五大洲舉辦個展超過200場,以畫會友,凝聚僑胞情感,獲總統府頒贈感謝狀、外交部頒贈「外交部之友紀念章」,被世界日報封稱為「文化大使」。為鼓勵後進探索水彩世界,陳陽春於2007年創辦「亞洲華陽獎」,後更名為「世界水彩華陽獎」,從亞洲向世界徵畫,以藝弘道。

陳陽春水彩創作題材廣闊,從風景、仕女圖到宗教佛像,獨創「迷離夢幻」技法與「飄逸出在塵」畫風,以模糊筆法創造想像空間,畫面的飄隱無蹤令觀賞者流連忘返。

〈逸仙.荷蹤〉為陳陽春2017年應國立國父紀念館之邀所繪的館景作品,畫面採 S型構圖,拉出空間的遠近並突顯國父紀念館,畫作上方從左端橫貫畫面的樹枝與現實位置略有不同,為陳陽春基於畫面流暢度而位移。國父紀念館標誌性的黃色屋簷倒影於水面亦以黃色表現,彼此呼應唱和,陳陽春以特有的模湖筆法展現湖面意象,若畫得清楚就失去美感與想像空間。

貫通古今、中西合璧是陳陽春的創作理念,畫畫時他會同時使用水彩顏料與墨色,水彩的黑色對他而言不夠黑,以本作品為例,部分樹即使用墨色,而畫面中間樹下白色小區塊是陳陽春特意留白代表遊客二、三人,在細節中展現中國傳統水墨特色。

陳陽春十幾年前至巴黎造訪莫內花園,遙想老年住家附近有荷花公園的情景,沒想到國父紀念館的荷花池就離家不遠處,成為他日常散步的一景,作畫的心情也油然而生。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吳溪泉,《捲起千堆雪 – 台灣一代畫傑陳陽春大師傳奇》,臺北:中國文藝協會,2016。
校訂:陳陽春。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尺寸: 

37x58cm

作者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2017
識別碼
G_4_06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