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迎媽祖
作者
林智信,林智信
|
典藏者
林智信
三十六、福州十番吹
福州十番吹:在福建已流行一百多年的歷史,現存有清咸豐七年的樂譜可以證明。在清未有十番社的組織記載,當時所用的樂器有狼鼓(狼帳)、清鼓、大小鑼、大小鈸,好像是鑼鼓陣,是民間閩劇龍燈舞伴奏的打擊樂器,後來再加入管弦樂器,如:笛、管、笙、板胡、椰胡等,總稱福州十番吹,多在民間迎神賽會和喜慶節目中表演,有室內室外不同場所之分,用器亦有不同調整。演奏曲如:月中桂、西江月、東甌令、南進宮等。
福州同鄉會頭旗:福州同鄉會,每次參與盛會,除在前導的同鄉會旗外,再執一面「田都元帥」的三角旗。相傳唐代有一位樂工雷海青,當年其母懷他是不孕而有胎,為懼人知,一生下就被拋棄在水田裡,幸賴青色毛蟹,以泡沫餵養而活命,後來為報答救助之恩,特在其神像臉部繪一隻小青蟹。雷海青稱為「田都元帥」,據說玄宗皇帝在蒙難之時,讓其亡魂救駕,當時在空中顯出「田都」的字樣,後來玄宗皇帝敕封最供奉為「田都元帥」。其為西秦王爺(一說為唐太宗,另說為唐莊宗)之臣下,司管梨園,因西秦王爺和雷海青是中國歷史最為喜愛戲曲及音樂的神爺,所以後世的人在戲劇和古樂方面的,都以他們兩位其中之一祀奉為戲神或音樂之神。
福州十番吹:在福建已流行一百多年的歷史,現存有清咸豐七年的樂譜可以證明。在清未有十番社的組織記載,當時所用的樂器有狼鼓(狼帳)、清鼓、大小鑼、大小鈸,好像是鑼鼓陣,是民間閩劇龍燈舞伴奏的打擊樂器,後來再加入管弦樂器,如:笛、管、笙、板胡、椰胡等,總稱福州十番吹,多在民間迎神賽會和喜慶節目中表演,有室內室外不同場所之分,用器亦有不同調整。演奏曲如:月中桂、西江月、東甌令、南進宮等。
福州同鄉會頭旗:福州同鄉會,每次參與盛會,除在前導的同鄉會旗外,再執一面「田都元帥」的三角旗。相傳唐代有一位樂工雷海青,當年其母懷他是不孕而有胎,為懼人知,一生下就被拋棄在水田裡,幸賴青色毛蟹,以泡沫餵養而活命,後來為報答救助之恩,特在其神像臉部繪一隻小青蟹。雷海青稱為「田都元帥」,據說玄宗皇帝在蒙難之時,讓其亡魂救駕,當時在空中顯出「田都」的字樣,後來玄宗皇帝敕封最供奉為「田都元帥」。其為西秦王爺(一說為唐太宗,另說為唐莊宗)之臣下,司管梨園,因西秦王爺和雷海青是中國歷史最為喜愛戲曲及音樂的神爺,所以後世的人在戲劇和古樂方面的,都以他們兩位其中之一祀奉為戲神或音樂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