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典藏者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文殊菩薩,梵名全稱文殊師利,意為妙德、妙吉祥, 因出生時家中出現吉瑞祥光而得名。 中國的漢地佛教認為五頂山就是山西五台山,因而成了文殊菩薩道場。 藏傳佛教也因此認同此說,歷史上許多名僧、至尊曾經前往五台山朝覲, 五台山的名僧有的也到藏地傳法。 藏密極為尊崇文殊菩薩,本體名阿熱巴札,還供有白、紅、 黑文殊、四臂文殊……等等。
   一些教派祖師被視為文殊化身,如宗喀巴和薩迦歷代法王等。 文殊為輔佐佛祖弘法的上首菩薩,充當任左協侍, 專掌管智慧之門,表示大智,諸多菩薩中是集諸佛智慧於一身的菩薩, 據《文殊師利涅槃經》記載,文殊出生於古天竺舍衛國的 一個婆羅門家庭,後來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學法。 佛滅後,文殊曾為五百仙人講解十二部佛經。以後回到家鄉, 在尼拘陀樹下結跏趺靜思,入於靜涅槃。又根據 《文殊師利法藏陀羅尼經》所記戴,釋迦牟尼佛曾經告訴密集金剛菩薩, 在贍部洲東北方有個"大振邦"的國家,國境中有一座五頂山,此山有五峰。 佛滅後,文殊將遊行居住在此山,為眾生宣說佛法。 中國的漢地佛教把本師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藏密極為尊崇文殊菩薩,本體名阿熱巴札,還供有白、紅(桔紅)、 黑文殊、四臂文殊……等等。 修持文殊法,可增長智慧,辯才無礙,口演妙法,了知諸法真實義, 消除愚痴、暗啞及語業諸障。 持誦文殊菩薩真言天德,能夠開發智慧、堅固記憶,破除無明黑黯。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文殊菩薩
典藏者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內容描述

文殊菩薩,梵名全稱文殊師利,意為妙德、妙吉祥, 因出生時家中出現吉瑞祥光而得名。 中國的漢地佛教認為五頂山就是山西五台山,因而成了文殊菩薩道場。 藏傳佛教也因此認同此說,歷史上許多名僧、至尊曾經前往五台山朝覲, 五台山的名僧有的也到藏地傳法。 藏密極為尊崇文殊菩薩,本體名阿熱巴札,還供有白、紅、 黑文殊、四臂文殊……等等。
   一些教派祖師被視為文殊化身,如宗喀巴和薩迦歷代法王等。 文殊為輔佐佛祖弘法的上首菩薩,充當任左協侍, 專掌管智慧之門,表示大智,諸多菩薩中是集諸佛智慧於一身的菩薩, 據《文殊師利涅槃經》記載,文殊出生於古天竺舍衛國的 一個婆羅門家庭,後來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學法。 佛滅後,文殊曾為五百仙人講解十二部佛經。以後回到家鄉, 在尼拘陀樹下結跏趺靜思,入於靜涅槃。又根據 《文殊師利法藏陀羅尼經》所記戴,釋迦牟尼佛曾經告訴密集金剛菩薩, 在贍部洲東北方有個"大振邦"的國家,國境中有一座五頂山,此山有五峰。 佛滅後,文殊將遊行居住在此山,為眾生宣說佛法。 中國的漢地佛教把本師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藏密極為尊崇文殊菩薩,本體名阿熱巴札,還供有白、紅(桔紅)、 黑文殊、四臂文殊……等等。 修持文殊法,可增長智慧,辯才無礙,口演妙法,了知諸法真實義, 消除愚痴、暗啞及語業諸障。 持誦文殊菩薩真言天德,能夠開發智慧、堅固記憶,破除無明黑黯。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族群: 
尺寸: 

最高25cm

主題: 
技術: 

主要材質: 

數量: 

1

創建時間
入藏時間: 
1967/05
蒐藏時間: 
1967/05
創建地點
來源地點: 
台北市
貢獻者
蒐藏者: 
劉枝萬
蒐藏者: 
宋龍飛
識別碼
5769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