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圖

四喜圖

作者
吳琨
典藏者
翠薰堂
1.款識:「四喜圖 戊辰清和月 處州吳琨」,鈐印「吳琨」(白文)、「朗山」(朱文)、「守法法無」(白文)。

2.本物件從款識可推算出繪製時間於西元1928年5月至6月之間,當時正值是吳琨來臺寄寓於新竹街西門外周維金之省園。「四喜圖」用筆濃淡枯潤層次豐,甚有吳門沈周文人士大夫之氣。而且2207037為本物件早期蘇鑾留存之照片。

3. 吳琨(生卒年不詳),字琢雲,號朗山,浙江省處州府麗水縣人,擅於山水、花鳥及人物畫。少年時研究六法,曾入選美國巴拿美展,獲得優等金牌。據資料顯示,吳琨最早於1928年來臺,寄寓於新竹,期間求畫者不斷。1929離臺後,1930年再度訪臺,寄居於新竹州中島內務部長官舍。同年11月21至23日經由新竹地區士紳周維金介紹,於蓬萊閣旗亭階下左室辦個人展。

4.日治時期水墨發展除了傳統文人畫的延續以外, 逐漸受到東洋畫影響,出現以重視寫生精神的創作,但日治期間仍有如吳琨、林紓、李霞、詹培勳等來自中原的畫家到訪。他們主要以舉辦畫展為來臺目的,引起臺灣島內購畫風潮,從而獲得更好的收入。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四喜圖
典藏者
翠薰堂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翠薰堂有限公司
內容描述

1.款識:「四喜圖 戊辰清和月 處州吳琨」,鈐印「吳琨」(白文)、「朗山」(朱文)、「守法法無」(白文)。

2.本物件從款識可推算出繪製時間於西元1928年5月至6月之間,當時正值是吳琨來臺寄寓於新竹街西門外周維金之省園。「四喜圖」用筆濃淡枯潤層次豐,甚有吳門沈周文人士大夫之氣。而且2207037為本物件早期蘇鑾留存之照片。

3. 吳琨(生卒年不詳),字琢雲,號朗山,浙江省處州府麗水縣人,擅於山水、花鳥及人物畫。少年時研究六法,曾入選美國巴拿美展,獲得優等金牌。據資料顯示,吳琨最早於1928年來臺,寄寓於新竹,期間求畫者不斷。1929離臺後,1930年再度訪臺,寄居於新竹州中島內務部長官舍。同年11月21至23日經由新竹地區士紳周維金介紹,於蓬萊閣旗亭階下左室辦個人展。

4.日治時期水墨發展除了傳統文人畫的延續以外, 逐漸受到東洋畫影響,出現以重視寫生精神的創作,但日治期間仍有如吳琨、林紓、李霞、詹培勳等來自中原的畫家到訪。他們主要以舉辦畫展為來臺目的,引起臺灣島內購畫風潮,從而獲得更好的收入。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註記: 

四喜圖 戊辰清和月 處州吳琨

材質: 

水墨紙本設色 立軸

鈐印: 

吳琨

鈐印: 

朗山

鈐印: 

守法法無

尺寸: 

91.2 × 168.9 cm

作者
作者: 
創建時間
出品時間: 
1928
採集時間: 
2020
貢獻者
前藏家: 
蔡如生
前藏家: 
蘇鑾
資料調查: 
資料調查: 
資料調查: 
識別碼
2202006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