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一統輿地全圖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

作者
林天人,李兆洛,董方立
典藏者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圖題〈皇朝一統輿地全圖〉,系描述清中葉前的全國政區疆域;圖左上方有識文,詳述本圖始末及範圍:「皇朝康熙、乾隆兩朝,內府輿圖外間流布絕少,陽湖孝廉董方立(1791–1823,董祐誠,字方立)精心仿繪,複博稽掌故,旁羅方志。自乾隆以來州縣之改更,水道之遷異,皆參校確實,而署之以道光二(1822)年為斷。東盡費雅喀(庫頁島上之少數民族)、西極蔥嶺、北界俄羅斯、南至於海;分為四十一圖,大者數尺,小亦尺餘,鬥合既難,觀者不易,今總為一圖焉。舒之則為屏幅,卷之則為冊頁,殊便尋覽。」文末附圖例,說明各級行政區劃的符號、經緯線度量與傳統計裏畫方網格;經緯線天上一度與計裏地上一方,都折二百里。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最大的意義,在於經緯線與計裏線同時運用在一張圖面上;這對於往後地圖繪製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圖中紅色虛線代表經緯線,以通過京師的經線為中心線;計裏的線為實線。以不同顏色區別省界(疑為後人繪上);而行政區劃僅及縣級以上的行政建置。就全國總圖而言,〈皇朝一統輿地全圖〉屬康熙〈皇輿全覽圖〉、乾隆〈內府輿圖〉(又名〈十三排地圖〉)之後較佳的木刻版(參:(清)蔣彤編,《武進李先生(兆洛)年譜》,南林劉氏嘉業堂刊;臺灣,文海出版社,民61)。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陽湖(江蘇武進)人;嘉慶十年(1805)乙丑科進士,精通音韻、史地、曆算之學。有《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歷代地理沿革圖》、《皇朝輿地韻編》、《皇朝一統輿圖》等傳世。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中國地圖〉(平圖021504)、〈十三排銅版地圖〉(平圖02104–021156)、〈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購善002503–002510)、〈皇朝一統輿地全圖〉(購善002800–002807)相對應研究。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
其他名稱
其他名稱: 

Qing Empire's complete map of all under heaven

其他名稱: 

Huang chao yi tong yu di quan tu

典藏者
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Library of Congress, Geography and Map Division.)
內容描述

圖題〈皇朝一統輿地全圖〉,系描述清中葉前的全國政區疆域;圖左上方有識文,詳述本圖始末及範圍:「皇朝康熙、乾隆兩朝,內府輿圖外間流布絕少,陽湖孝廉董方立(1791–1823,董祐誠,字方立)精心仿繪,複博稽掌故,旁羅方志。自乾隆以來州縣之改更,水道之遷異,皆參校確實,而署之以道光二(1822)年為斷。東盡費雅喀(庫頁島上之少數民族)、西極蔥嶺、北界俄羅斯、南至於海;分為四十一圖,大者數尺,小亦尺餘,鬥合既難,觀者不易,今總為一圖焉。舒之則為屏幅,卷之則為冊頁,殊便尋覽。」文末附圖例,說明各級行政區劃的符號、經緯線度量與傳統計裏畫方網格;經緯線天上一度與計裏地上一方,都折二百里。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最大的意義,在於經緯線與計裏線同時運用在一張圖面上;這對於往後地圖繪製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圖中紅色虛線代表經緯線,以通過京師的經線為中心線;計裏的線為實線。以不同顏色區別省界(疑為後人繪上);而行政區劃僅及縣級以上的行政建置。就全國總圖而言,〈皇朝一統輿地全圖〉屬康熙〈皇輿全覽圖〉、乾隆〈內府輿圖〉(又名〈十三排地圖〉)之後較佳的木刻版(參:(清)蔣彤編,《武進李先生(兆洛)年譜》,南林劉氏嘉業堂刊;臺灣,文海出版社,民61)。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陽湖(江蘇武進)人;嘉慶十年(1805)乙丑科進士,精通音韻、史地、曆算之學。有《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歷代地理沿革圖》、《皇朝輿地韻編》、《皇朝一統輿圖》等傳世。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中國地圖〉(平圖021504)、〈十三排銅版地圖〉(平圖02104–021156)、〈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購善002503–002510)、〈皇朝一統輿地全圖〉(購善002800–002807)相對應研究。

物件類別
地圖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清) 蔣彤編,《武進李先生(兆洛) 年譜》,南林劉氏嘉業堂刊;臺灣,文海出版社,民61。

數量: 

1幅(8卷幅拼合)

板式類型: 

木刻墨印

材質: 

紙本

色彩: 

單色

主題: 
語文: 

漢文

尺寸: 

每卷幅259 x 43公分,拼合243 x 338公分

作者
資料撰寫: 
林天人
作者: 
繪圖: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清道光十二年(1832)
創建地點
典藏地點: 
美國
識別碼
A103000048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