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庁紅頭嶼拼板舟

台東庁紅頭嶼拼板舟

作者
千千岩助太郎,黃志弘
典藏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拼板舟就是刳木舟,分為小船與大船:小船tatala由21塊板子組合而成,約2.3~4.4公尺長,可乘坐1人、2人、3人;大船cinedkeran由27片板子組合而成,約6~8公尺長,可乘坐6人、8人、10人。往昔有數十人共乘的大型船隻,近三、四十年已不能見。大小兩種漁船在外型上均一樣,首尾兩端翹起,星尖狀,整個漁船由側面望之,似只元寶,並同樣分為浮雕紋與無雕紋兩種。製作大船的過程需要謹守許多禁忌,包括時令、言語、食物、事故、人、地點等,而雕刻船的禁忌又比不雕刻的白船嚴格許多。達悟族的大船是承載人和神的用具,是族人連結陸地與海洋的媒介,也代表著肯定生命、否定死亡的祭壇。而船的空間容納了飛魚、人和神的載體,在達悟家屋落成禮儀式的古謠中,家屋被隱喻為大船,由此可知拼板舟與達悟族整體文化息息相關。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台東庁紅頭嶼拼板舟
典藏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典藏與管理
數位物件典藏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著作財產權人: 
千千岩助太郎
內容描述

拼板舟就是刳木舟,分為小船與大船:小船tatala由21塊板子組合而成,約2.3~4.4公尺長,可乘坐1人、2人、3人;大船cinedkeran由27片板子組合而成,約6~8公尺長,可乘坐6人、8人、10人。往昔有數十人共乘的大型船隻,近三、四十年已不能見。大小兩種漁船在外型上均一樣,首尾兩端翹起,星尖狀,整個漁船由側面望之,似只元寶,並同樣分為浮雕紋與無雕紋兩種。製作大船的過程需要謹守許多禁忌,包括時令、言語、食物、事故、人、地點等,而雕刻船的禁忌又比不雕刻的白船嚴格許多。達悟族的大船是承載人和神的用具,是族人連結陸地與海洋的媒介,也代表著肯定生命、否定死亡的祭壇。而船的空間容納了飛魚、人和神的載體,在達悟家屋落成禮儀式的古謠中,家屋被隱喻為大船,由此可知拼板舟與達悟族整體文化息息相關。

物件類別
建築
其他內容描述
參考文獻: 

《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調查測繪手稿全集》|千々岩助太郎著,《台湾高砂族の住家》

類型: 
語文: 

日文

作者
資料撰寫: 
黃志弘
創建時間
採集時間: 
1937.04.11~1937.04.18
創建地點
採集地點: 
台東庁紅頭嶼
貢獻者
貢獻者: 
識別碼
NTUT-707-021-0000
出版者
出版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