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同堂

五代同堂

作者
游忠平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游忠平(1957-),生於台灣花蓮玉里,就讀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科時期開始銅雕創作,29歲到美國之後才開始學習陶藝創作,擔任美國Al's Garden Art Inc.雕塑設計師長達22年。作品曾獲1985臺北市立美展雕塑類首獎並永久典藏,2005、2007年獲美國安大略歷史藝術博物館雙年展陶藝獎。2011年回到故鄉臺灣,創作以讚揚生命力為主題的系列作品「不可思議的生命力」等全陶瓷現代藝術作品,2019年成立「臺灣陶瓷雕塑學會」,致力於陶瓷雕塑的教育與傳承,希望將陶瓷傳統工藝升格為現代藝術。

游忠平早期以人體雕塑為主,後期才轉為寫意抽象表達。他認為完美作品應該如同萬物,是立體的,形色兼具,而傳統立體陶瓷雕塑只重造型,因此不斷思索、研究、實驗陶雕色彩,創作出與自然結合的形色兼具作品,作品紀錄生命起源、成長與轉承,忠實呈現生命中的枯與榮,透露生命多采多姿的想望。

〈五代同堂〉為2015年國立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不可思議的生命力五系列—愛情海.有情天地.超越蛻變.美麗人生」作品。作者不對作品的表現方式多做解說,他說:「讓人感動就是最好的藝術」,透過藝術創作提供不同的面相和角度,來頌揚、分享對於生命的感動。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游忠平。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五代同堂
典藏者
國立國父紀念館
內容描述

游忠平(1957-),生於台灣花蓮玉里,就讀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科時期開始銅雕創作,29歲到美國之後才開始學習陶藝創作,擔任美國Al's Garden Art Inc.雕塑設計師長達22年。作品曾獲1985臺北市立美展雕塑類首獎並永久典藏,2005、2007年獲美國安大略歷史藝術博物館雙年展陶藝獎。2011年回到故鄉臺灣,創作以讚揚生命力為主題的系列作品「不可思議的生命力」等全陶瓷現代藝術作品,2019年成立「臺灣陶瓷雕塑學會」,致力於陶瓷雕塑的教育與傳承,希望將陶瓷傳統工藝升格為現代藝術。

游忠平早期以人體雕塑為主,後期才轉為寫意抽象表達。他認為完美作品應該如同萬物,是立體的,形色兼具,而傳統立體陶瓷雕塑只重造型,因此不斷思索、研究、實驗陶雕色彩,創作出與自然結合的形色兼具作品,作品紀錄生命起源、成長與轉承,忠實呈現生命中的枯與榮,透露生命多采多姿的想望。

〈五代同堂〉為2015年國立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不可思議的生命力五系列—愛情海.有情天地.超越蛻變.美麗人生」作品。作者不對作品的表現方式多做解說,他說:「讓人感動就是最好的藝術」,透過藝術創作提供不同的面相和角度,來頌揚、分享對於生命的感動。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游忠平。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類型: 
尺寸: 

主體:(L)27x(W10.4x(H)26.7cm、底座:(L)28.8x(W)19.7x(H)2cm

作者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2015
識別碼
K_2_013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