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迎媽祖

26迎媽祖

作者
林智信,林智信
典藏者
林智信
二十六、牛犁歌陣

牛犁歌陣:又稱為「駛犁仔歌」,在台灣中南部地區頗為流行的民間輕鬆的小戲之一。早期農耕社會以「牛」為勞力的主體,農人在田裡與祂邊耕作邊哼唱,以舒懷工作之苦。牛犁歌陣乃以此景象為內容,加以戲劇化、舞蹈化、趣味化。其起源一說於「秧歌」,秧歌本是農夫們在耕作中,偷閒相聚在一起歌唱的,有褒歌、對唱以及合唱,歌詞採自民間歌謠居多,多屬採茶舞之類,內容多半是兒女私情,如「共君走到」,「十月胎」、「十二條手巾」等。口語很俚俗,歌詞多以七字為主,十足有鄉土歌仔韻味。另傳說:此技藝團,大都奉鄭元和為師,鄭為明代改編唐代小說「李娃傳」雜劇之角,因迷戀名妓李娃之後,床頭金盡,論為乞丐,偶有丐以牛犁陣法傳之,使挾技乞食,至京都中了狀元,與李娃團叙。又云:其起源可溯自漢朝,中國傳統在立春前以「春牛」歌舞劇方式,來歌頌民間耕狩的歡樂,這習俗傳至台灣演化而成。
牛犁歌陣成員:一人戴紙牛面具,另一人身穿農夫衫,手執犁具,尾隨在後,扮演耕田狀,旁有旦、丑兩對,飾旦的美女手執合扇藉著拋媚眼又扭腰擺臀,與丑裝拿鋤頭的農夫以優柔風騷的姿勢,且合且離,打情罵俏,你來我往載歌載舞地對唱著。旁邊一公一婆的老配對,一身土氣的打扮,爭風吃醋,兇婆打老公,動作詼諧又滑稽,惹人好笑。搭配演出之樂器有:絃仔、月琴、笛子、四寶、助唱、雅俗合一,神人共賞。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26迎媽祖
典藏者
林智信
典藏與管理
著作財產權人: 
林智信
內容描述

二十六、牛犁歌陣

牛犁歌陣:又稱為「駛犁仔歌」,在台灣中南部地區頗為流行的民間輕鬆的小戲之一。早期農耕社會以「牛」為勞力的主體,農人在田裡與祂邊耕作邊哼唱,以舒懷工作之苦。牛犁歌陣乃以此景象為內容,加以戲劇化、舞蹈化、趣味化。其起源一說於「秧歌」,秧歌本是農夫們在耕作中,偷閒相聚在一起歌唱的,有褒歌、對唱以及合唱,歌詞採自民間歌謠居多,多屬採茶舞之類,內容多半是兒女私情,如「共君走到」,「十月胎」、「十二條手巾」等。口語很俚俗,歌詞多以七字為主,十足有鄉土歌仔韻味。另傳說:此技藝團,大都奉鄭元和為師,鄭為明代改編唐代小說「李娃傳」雜劇之角,因迷戀名妓李娃之後,床頭金盡,論為乞丐,偶有丐以牛犁陣法傳之,使挾技乞食,至京都中了狀元,與李娃團叙。又云:其起源可溯自漢朝,中國傳統在立春前以「春牛」歌舞劇方式,來歌頌民間耕狩的歡樂,這習俗傳至台灣演化而成。
牛犁歌陣成員:一人戴紙牛面具,另一人身穿農夫衫,手執犁具,尾隨在後,扮演耕田狀,旁有旦、丑兩對,飾旦的美女手執合扇藉著拋媚眼又扭腰擺臀,與丑裝拿鋤頭的農夫以優柔風騷的姿勢,且合且離,打情罵俏,你來我往載歌載舞地對唱著。旁邊一公一婆的老配對,一身土氣的打扮,爭風吃醋,兇婆打老公,動作詼諧又滑稽,惹人好笑。搭配演出之樂器有:絃仔、月琴、笛子、四寶、助唱、雅俗合一,神人共賞。

物件類別
視覺藝術
其他內容描述
取得方式: 

作者自藏

尺寸: 

91.5x183公分

類型: 
類型: 
技術: 

木刻水印長卷版畫

作者
資料撰寫: 
林智信
作者: 
創建時間
創建時間: 
1995
識別碼
OM_LCH_20201220_visual_art_000026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