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所拍攝的陳輝煌及其親勇

馬偕所拍攝的陳輝煌及其親勇

作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馬偕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據說是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利用POP像法攝於蘇澳,中坐的是蘭陽傳奇人物陳輝煌。相傳他火銃用得很好,在抗法、闢蘇花古道、和「撫番」戰鬥上極有功蹟。
陳輝煌,原名陳輝,生於1838年,卒於1894年。原鄉在福建漳州,1861年時來臺,於泉大湖隘(古隘口,位於今三星鄉拱照村)擔任隘丁,一方面防守原住民的襲擊,一方面則開墾田地。因精於武藝、槍法,獲得附近泰雅族叭哩沙頭目潘那目的青睞,娶了頭目女兒,同時開始學習當地原住民語言,熟悉其風土民情,因此他的墾地極少受到泰雅族原住民的侵擾。之後,羅東地區由台灣西部遷徙而來的平埔族前來歸附,有眾二百餘人,其在叭哩沙(今三星鄉)的墾地越來越大,便先後興建後阿里史城、銃櫃城、田心仔城,以進一步防衛墾地的安全。1874年協助沈葆禎進行開鑿山道工作,率眾修道路,連結蘇澳、花蓮北路順利完工。1875年獲欽差大臣沈葆楨請旨獎敘。1884年清法戰爭,陳輝煌鎮守蘇澳,擊退來犯法軍的兵艦,後轉防基隆獅球嶺,以軍功晉陞協臺。1890年劉銘傳派兵征討南澳泰雅族,命陳輝煌為嚮導,戰事結束後,因功調升二品官。(參考書目:羅東鎮志)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馬偕所拍攝的陳輝煌及其親勇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內容描述

照片據說是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利用POP像法攝於蘇澳,中坐的是蘭陽傳奇人物陳輝煌。相傳他火銃用得很好,在抗法、闢蘇花古道、和「撫番」戰鬥上極有功蹟。
陳輝煌,原名陳輝,生於1838年,卒於1894年。原鄉在福建漳州,1861年時來臺,於泉大湖隘(古隘口,位於今三星鄉拱照村)擔任隘丁,一方面防守原住民的襲擊,一方面則開墾田地。因精於武藝、槍法,獲得附近泰雅族叭哩沙頭目潘那目的青睞,娶了頭目女兒,同時開始學習當地原住民語言,熟悉其風土民情,因此他的墾地極少受到泰雅族原住民的侵擾。之後,羅東地區由台灣西部遷徙而來的平埔族前來歸附,有眾二百餘人,其在叭哩沙(今三星鄉)的墾地越來越大,便先後興建後阿里史城、銃櫃城、田心仔城,以進一步防衛墾地的安全。1874年協助沈葆禎進行開鑿山道工作,率眾修道路,連結蘇澳、花蓮北路順利完工。1875年獲欽差大臣沈葆楨請旨獎敘。1884年清法戰爭,陳輝煌鎮守蘇澳,擊退來犯法軍的兵艦,後轉防基隆獅球嶺,以軍功晉陞協臺。1890年劉銘傳派兵征討南澳泰雅族,命陳輝煌為嚮導,戰事結束後,因功調升二品官。(參考書目:羅東鎮志)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語文: 

中文

作者
資料撰寫: 
真理大學校史館
資料撰寫: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作者: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宜蘭縣 蘇澳鎮
貢獻者
審訂: 
王柳鋐
審訂: 
王榮昌
相關人物: 
相關人物: 
識別碼
AUP000329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