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的港都

褪色的港都

作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照片為1920年淡水港景象。
淡水古稱「滬尾」,坐落在淡水河出海口的北岸,西倚大屯山群,隔水與觀音山相望,主要聚落沿河岸呈現狹長型分布,順著山崗走勢向上層疊相連成市街。17世紀初西班牙、荷蘭先後以此做為中日貿易的據點,19世紀中葉,清廷因對外戰爭失利而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淡水開港通商,此後貿易商船往來頻繁,外國洋行與傳教士匯聚,使得淡水一躍成為北臺灣最大的港市與物產集散地,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臺灣的門戶。
日治初期,淡水稅關曾一度成為管轄全臺的總關,淡水港務於此時臻至最高峰。然隨著港口泥沙淤積,加上1899年基隆港築港工程等原因,原先作為貿易港的淡水已逐漸沒落,1920年之後,淡水更是已成有名無實的國際港,偶爾僅見木材業和石油的汽船利用滿潮時進港。但由於淡水與中國距離較近,每年還有兩、三百艘戎克船(中國古帆船一種)利用淡水港口輸出入貨物。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褪色的港都
典藏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典藏與管理
授權聯絡: 
真理大學校史館
內容描述

照片為1920年淡水港景象。
淡水古稱「滬尾」,坐落在淡水河出海口的北岸,西倚大屯山群,隔水與觀音山相望,主要聚落沿河岸呈現狹長型分布,順著山崗走勢向上層疊相連成市街。17世紀初西班牙、荷蘭先後以此做為中日貿易的據點,19世紀中葉,清廷因對外戰爭失利而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淡水開港通商,此後貿易商船往來頻繁,外國洋行與傳教士匯聚,使得淡水一躍成為北臺灣最大的港市與物產集散地,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臺灣的門戶。
日治初期,淡水稅關曾一度成為管轄全臺的總關,淡水港務於此時臻至最高峰。然隨著港口泥沙淤積,加上1899年基隆港築港工程等原因,原先作為貿易港的淡水已逐漸沒落,1920年之後,淡水更是已成有名無實的國際港,偶爾僅見木材業和石油的汽船利用滿潮時進港。但由於淡水與中國距離較近,每年還有兩、三百艘戎克船(中國古帆船一種)利用淡水港口輸出入貨物。

物件類別
照片
其他內容描述
徵引書目: 

《台湾写真カード》

作者
資料撰寫: 
真理大學校史館
資料撰寫: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創建地點
創建地點: 
新北市 淡水區
貢獻者
審訂: 
王柳鋐
審訂: 
王榮昌
識別碼
AUP000119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