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瘦羅漢

胖瘦羅漢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葉王交趾陶〈胖瘦羅漢〉,屬同一組寫實人物作品。

咸豐10年(1860)臺南學甲慈濟宮改建時,聘請葉王施作二百多件交趾陶作品,安放於廟頂中脊到正殿內壁堵,以及後殿壁堵,前後總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工。

此組交趾陶分別原安放在三川殿背面兩側規帶圭角,二陶偶衣不遮身,與放在同一處的〈合境平安〉陶偶綾羅綢緞樣貌,形成強烈對比,反映人世間的真實樣貌。民國69年(1980)遭竊,20多年後,因緣際會下回到慈濟宮,但避免再度遭竊,且歷經百年,陶偶已嚴重風化,廟方將此組陶偶存放於「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展示。

葉王(1826-1887),清朝道光年間出生於臺灣嘉義,師於廣東製陶匠人,其作品題材涵蓋戲文人物,鳥蟲魚獸等,因此他的作品多為廟宇裝飾之用,葉王所捏製的人物神情栩栩如生,活潑不失莊嚴,特別是〈胖瘦羅漢〉二尊陶偶,無論是神情、體態、衣服皺摺等實為生動細膩,在2015年被指定為國寶。

國寶賞析

〈胖瘦羅漢〉交趾陶,傳聞葉王在慈濟宮燒製交趾陶時,當地一胖一瘦的鄉人常到廟看葉王工作,遂成為莫逆之交,因此葉王依二人形態塑造此組陶偶。二羅漢五官表情生動,如實呈現瘦骨嶙峋或是肥碩豐潤的胸腹,讓陶偶頓時鮮活起來。

從葉王的作品中,可感受到他在觀察人事物的細膩,再透過他精湛的捏塑技法,以線條表達骨骼肌理,傳達他對周遭人事物的熱情與誠摯。

〈瘦羅漢〉交趾陶瘦削內凹的臉頰,突出的顱骨,大鼻、凹陷的眼眶,內縮的嘴唇,皺紋布滿的面容,全身瘦骨嶙峋,尤其是上半身鎖骨凹陷,肋骨畢露,雙臂纖細,幾乎是「皮包骨」,可見葉王對人體結構觀察細微,瞭若指掌。

〈胖羅漢〉交趾陶憨厚圓鼓鼓的臉龐,悠閒地打哈欠, 同樣與〈瘦羅漢〉一樣坦露上身,〈胖羅漢〉胸腹圓滿豐潤,表現豐厚的身軀,此尊陶偶散發一種悠然自得的氛圍,令人莞爾而笑。

〈胖羅漢〉張嘴打哈欠的同時,鼻孔也跟著放大,鼻梁的肌肉連動拉扯,皺成一團,葉王可以說將肌肉細微的變化觀察到極致,也從其擬真的塑偶功力,窺見清朝末年臺灣人的形象。

參考資料

    1. 王曉鈴,〈【神明好農情】誰在廟頂上打哈欠〉,《鄉間小路》2021年7月號,頁54–55。
    2. 簡榮聰、鄭昭儀,《彩塑風華—臺灣交趾陶藝術專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3. 鄭雯仙,《葉王〈八仙過海〉》,臺南:臺南市政府,2014。

典藏單位

學甲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明末時,先民鄭軍運糧官陳一桂渡海來臺,迎請白礁慈濟祖宮保生二大帝來臺(又稱開基保生二大帝),在臺南將軍溪「頭前寮」移民拓墾落地生根,初期搭建草寮奉祀二大帝。康熙40年(1701)建廟,咸豐10年(1860)修繕時,禮聘交趾燒司阜葉王為廟裡的壁堵、外牆、屋頂正脊、垂脊等交趾陶裝飾,創作二百餘件作品,然在民國69年(1980)共56件交趾陶遭竊,直到民國92年(2003),財團法人震旦文教基金會無償贈還失落的36件葉王交趾陶作品。

為防再次遭竊,慈濟宮設置「葉王交趾陶文化館」,保存展示葉王作品,並另請交趾陶司阜林洸沂重新仿製,安放在原葉王交趾陶的位置。

藏品推薦

運用AAT-Taiwan「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詞彙進行全球文物典藏單位近似藏品推薦鏈結,擴展藏品知識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