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民族所開放博物館(2):人類學與原住民知識對話

中研院民族所開放博物館(2):人類學與原住民知識對話

本年度主題為進行中研院民族所與原住民族社群所進行的第一、二屆共作展示之數位轉譯—2017年與野桐工坊的《「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服飾與用具展》、2018年與宜蘭縣史館、武塔國小的《「獵與織」重逢半世紀—泰雅族KLESAN群文物返鄉特展》。
當初進行實體展示時,囿於空間、展期割捨了諸多內容,透過本次計畫將進行更完整的敘事與轉譯,以記錄本所與原住民族社群共作的成果。

 

2022年計畫以人類學與原住民族知識對話為題,共有2檔主題展覽搭配中、英雙語外,其一展覽則增加泰雅語版本,探討之主題──何謂共作、織者與文物的關係、實體共作展再現與延續、文物與源出社群互動的反思以及透過文物多方對話的意義,連結原住民族社群、文物與博物館。

 

|開放博物館功能模組的運用

✔ 圖像標記

一張地圖、一張室內透視圖,要怎麼透過數位的方式說清楚一個故事?透過這個模組,我們將地點或物件連接到相關的資訊,試圖給予觀者一個空間感,即使是數位的空間,仍可以知道點為之間的對應關係。

✔ 翻牌模組

運用卡牌遊戲的方式,將同質性較高、但又可以百家爭鳴的展示主題,透過這個模組來呈現,讓觀者可以用遊戲化的方式,從翻牌之中來觀察其中細微卻相當有趣的線索。

✔ 主題特輯

大約6、70年前,民族所的研究人員進入宜蘭南澳的田野,拍攝了無數的照片,用影像紀錄了那個瞬間的南澳日常,今天我們梳理了不同的主題來與觀者一起走進這段珍貴的黑白時光。

✔ 年表/時間軸

對於回首過往的「共作」展,時間是重要的座標,每一件事情都落在剛好的位置,才能成就後來的故事,透過滾動的時間軸來細數每一個過往的事件。

✔ 故事地圖

2018《獵與織》共作展,針對展出文物訪談南澳耆老,記錄了許多文物精彩的故事,數位展示將藏品、源出部落、源出社群對文物的記憶疊合於一起,完整呈現Klesa群文物面貌。

 


 

 

 

圖像標記

簡介

《獵與織》Klesan人新舊部落名稱

彙整《獵與織》展示地圖與田調資,利用直接在地圖標示,展示新舊部落名稱與書寫方式的變化,一目了然Klesan人遷徙的歷史。

簡介

《她方的記憶》展場透視圖

在《她方》展示的當下,野桐工坊的場地其實相當有限,但在這樣的空間中,館員、策展老師們透過各自的博物館學、美學、人類學、生活經驗等,不斷碰撞與溝通,使得最後展覽得以成型。我們試圖透過數位展示的方式重現野桐工坊的展場,並且讓每一個文物之間的對應關係讓觀者一目瞭然。

翻牌模組

簡介

《她方》什麼是共作?

彙整《她方》共作展中,包含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策展人、人類學者、博物館員與織者的多元觀點,透過生動的插畫增添數位展示的視覺亮點。

簡介

《獵與織》Klesan人過去的記憶與日常

彙整民族所研究人員與共作時的調查、研究,將本館典藏1960年代南澳百張田野照片依主題分類,以「開放式典藏庫」展示當時Klesan人生活,重現人類學家與族人的記憶。

簡介

《她方》說到這裡,究竟要一起「共作」什麼呢?

針對共作展的意義與重要性,呈現參與共作展示的部落老師、藝術家、NPO工作者、學者、工作坊織者、博物館員等多方看法。

主題特輯

Tminun(織布)

將本館典藏60年代南澳百張田野照片依主題分類,彙整民族所研究人員與共作時的調查、研究,用照片展示南澳Klesan人當時的「記憶」與「技藝」,觀眾看到當時生活日常外,認識Klesan文化知識並獲得啟發。

年表/時間軸

簡介

等待與相遇的過程——「她方的記憶」共作展示大事紀

產出一次「共作」,需要多少時間?

每個共作展都不太一定,但披荊斬棘的首次共作,民族所博物館與野桐工坊一起走了2年多的時間,透過線性的時間排序,將相關的事件搭配照片呈現,讓觀者能更親近這個首次共作的旅程。

簡介

《獵與織》部落策展老師在地參與歷程:調查、實踐與共作

每檔共作展都是因地制宜,但在共作前,部落策展老師也累積多年的文化實踐過程,因此與民族所博物館的「共作」不是偶然,呈現在地文化實踐歷程,展示文化復振的事件與照片,讓觀眾親近共作旅程「契機」的時刻。

故事地圖

獵與織共作展的藏品源出地圖

將《獵與織》展示藏品地理定位於源出部落,南澳耆老對文物的記憶作為展示文字,將文物、源出部落、源出社群對文物的記疊合於一起,完整呈現Klesan人文物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