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紅釉僧帽壺

寶石紅釉僧帽壺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明宣德寶石紅釉僧帽壺〉,器體通紅,如紅寶石般顏色飽和,富有光澤,故稱寶石紅,且從器座及木座所刻的「雍邸清玩」及乾隆御題,可見此文物受到皇帝青睞,甚至在〈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原名為《胤禛妃行樂圖》)之〈博古幽思〉畫軸(現藏於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美人旁的博古櫃陳列著寶石紅釉僧帽壺。

明朝宣德官窯為量不多,但燒製工藝精湛,不但器類眾多,釉色亦十分多樣,廣受多人推崇,如明朝張應文《清秘藏》〈論窯器〉:「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略),為一代絕品。」,特別是紅釉,宣德之後,由於燒製技術失傳或釉料用盡之故,已無法燒製如紅寶石般的瓷器,可見此器十分寶貴,因此2019年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寶。

國寶賞析

壺口沿三階漸高邊,形似僧伽帽,壺把為扁平如意形狀,器體施紅釉,色澤豔麗如同紅寶石,器內及外底施白釉,壺口沿邊、圈足或轉折處有白邊,為宣德官窯紅釉特徵之一「燈草邊」。

「燈草邊」為在燒瓷中,釉料自然下流所致,而宣德紅釉釉層薄,流動性不大,因此燒熔後,易在壺口、足邊等處有留白邊。

壺蓋為附寶珠鈕蓋,蓋面三層呈傘狀,一邊有繫孔,一邊凸起成尖狀,與壺口密合。

圈足足底無釉,大多修削平整,為宣德官窯特徵之一。
寶石紅釉僧帽壺無款,然壺底刻著乾隆御詩:
「宣德年中冶,大和齋裏藏。
    撫摩欽手澤,吟詠識心傷。
    潤透硃砂釉,盛宜沆瀣漿。
    如云僧帽式,真幻定誰常。」
    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題
(乾隆40年,1775年)有鈐印二「古香」、「太璞」。
附紫檀木座,座底刻「雍邸清玩」,乾隆御題及「比德」和「朗潤」兩枚鈐印。

參考資料

    1. 廖寶秀,《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
    2. 蔡玫芬主編,《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
    3. 余佩瑾主編,《摶泥幻化:院藏歷代陶瓷》,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4. 余佩瑾主編,《皇帝的多寶格》,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

典藏單位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清點清皇室收藏的上萬件書畫文物,開放北京紫禁城參觀,1937年戰爭爆發,故宮文物南遷,1945年戰後復員,然因1948年國共戰爭,又將故宮精品遷至臺灣,暫放臺中霧峰北溝,後在臺北外雙溪興建新館,1965年8月落成,11月正式對外開放,2015年12月位於嘉義太保的南院正式開館。

故宮藏品源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收藏,後又併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臺文物,徵集與蒐購的文物,約數十萬件,陸續數位化,置於「故宮典藏資料檢索」,其中部分文物數位圖檔已放在「Open Data專區」,開放提供大眾使用。

藏品推薦

運用AAT-Taiwan「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詞彙進行全球文物典藏單位近似藏品推薦鏈結,擴展藏品知識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