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臺灣文化協會創立屆滿一百週年之際,串連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舉辦紀念研討會及各類活動,嘗試回首前輩們一個世紀以前的歷史足跡、思想脈絡與摸索抉擇,再次以世界為視野,以啟蒙為課題,以在地為場域,重新思索世界與臺灣、過去與現在、我們與他者,各式各樣的連結、影響與意義。
民族思潮覺醒的年代
民族思潮覺醒的年代
1920-1930年代臺灣文化政治運動歷程
「世界‧啟蒙‧在地: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2021 |
|
臺北場 |
10.14(四)-15(五) |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第一會議室 | |
高雄場 |
10.17(日) |
地點: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
臺南場 |
10.19(二)-20(三) |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
臺中場 |
10.21(四)-22(五) |
地點:明台高中 |
論文摘要電子書
展覽故事
藏品
探索337個藏品
文化協會第一回夏季學校開學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治警事件第一審公判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年輕時的王敏川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洪元煌半身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年輕時的莊垂勝與葉榮鐘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文化協會夏季學校開學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文化協會第二回夏季學校開學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文化協會活動寫真部的合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王敏川率講演隊到大甲講演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民報》發送情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蔡培火半身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醫學校時的蔣渭水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蔣渭水半身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渡海中國前的李應章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王敏川半身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林呈祿半身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連橫半身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林茂生的結婚紀念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林茂生的遺墨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海南才子林幼春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文化協會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文化協會理事會議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文協講演會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謝文達
李鎧揚
謝文達跨出臺北號客艙
李鎧揚
建館協力者
圖像提供 機構:
個人:
楊翠 |
吳恪 |
李昭容 |
石美莎 |
施玲玲 |
高銘堂 |
謝東漢 |
韓良俊 |
黃美娥 |
劉克全 |
趙文華 |
趙秋芬 |
趙令平 |
周天啟家屬周女士 |
人物誌
撰寫者:(依筆畫) |
白春燕(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李鎧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
李毓嵐(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李昭容(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彰化女中歷史教師) |
周曉君(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
侯惟嘉(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 |
高銘堂(中興工程顧問社執行長) |
徐聖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
許宏彬(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許蕙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
莊勝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
張季琳(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張政傑(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
張詩勤(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候選人) |
陳肇萱(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
陳玄博(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
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
曾獻緯(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
楊翠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
趙文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
劉世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理) |
劉鴻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理)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 |
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
審訂者: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時間軸
撰寫者: |
審訂者: |
李佳卉(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李毓嵐(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技術支援:
許正欣、藍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