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山行旅圖

谿山行旅圖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谿山行旅圖〉為北宋山水畫大家范寬傳世名作。范寬初學五代山水畫家李成、荊浩,醉心於自然,將長年觀察自然山景之心境化為墨彩,揮灑於絹布上,成就一幅流傳千年的大作。

范寬以淺淡的色彩勾勒高山岩石、茂林瀑布,呈現出立體空間感,而人物、驢隊雖渺小但活靈活現,被當時繪畫評論家劉道醇評為「遠望不離坐外」,讓人似在觀遠景,卻有景在眼前之效果,明朝董其昌讚之「宋畫第一」。

此畫現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與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合譽為故宮鎮院三寶,且絹布易焦脆,為保護珍貴文物,減少光線照射時間,實體展示條件嚴謹,每次展覽至少須間隔3年以上,且展期不能超過42天,在2012年被指定為國寶。

國寶賞析

畫作構圖簡潔,遠景的挺拔高山,占滿畫面三分之二,繚繞於山腰的雲霧為留白,突顯空間遠隔效果,中景以行旅商隊與後方山岩樹叢為主,近景則是畫作下方的奇岩怪石,主景推遠,中景拉近,兩相作用之下,塑造出難以實測的距離感。

范寬並無為此畫命名,此畫作之命題其實是明朝書畫家董其昌(1555-1636)在畫作上方題記而來。

山體以方折線條逐層搭疊勾勒山體,再以短筆皴畫,展現山石凹凸的立體感,強調山嶺險峻效果,後人將此表現法稱為「雨點皴」,突顯岩塊嶙峋之質感。

山頭上遍佈濃墨點點的灌木叢,同時代書畫家米芾(1052-1108)論之「山頂多作密林」、「遠山多正面折落有勢」,形容十分貼切。

右側的一線瀑布,從山坳處直瀉而下,襯托高山的氣勢,激濺而上的水霧與裊裊山嵐,在山腰間交會,成為遠景與中景的自然分界,也讓空間更為深遠。

右側的佛寺古剎藏於濃密的叢林中,僅露出一角,表現出謐靜之氛圍,也流露出范寬嚮往宗教的意向。

兩條溪澗分別在左右兩側向下奔騰,高低差的河床及大小石頭,讓奔流更為急速,形成湍泉。左側的僧人正步出大石,欲翻山越嶺,前往佛寺古剎朝拜。

右下角是行旅的商隊,商人一前一後,正催促馱負物品的驢群前進,人物在畫中雖渺小不易看見,但的確點出「谿山行旅」的主題。

認識印記

參考資料

    1. 王裕民,〈谿山行旅圖鈐印的新發現─兼談其歷代收藏者〉,《故宮文物月刊》第166期,頁46–57,1997。
    2. 倪再沁,〈神畫的形塑—論故宮三寶〉,《典藏古美術》第174期,頁80–85,2007。
    3. 李珮詩,〈印章裡的榮光&蛛絲馬跡—《石渠寶笈》三次編目與鈐印等相關記事〉,《典藏古美術》第208期,頁84–93,2010。
    4. 陳韻如、何炎泉執行編輯;林柏亭主編,《大觀:北宋書畫特展圖錄》,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5. 蔡玫芬主編,《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
    6. 劉芳如,浦莉安,陳韻如編,《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21。

典藏單位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清點清皇室收藏的上萬件書畫文物,開放北京紫禁城參觀,1937年戰爭爆發,故宮文物南遷,1945年戰後復員,然因1948年國共戰爭,又將故宮精品遷至臺灣,暫放臺中霧峰北溝,後在臺北外雙溪興建新館,1965年8月落成,11月正式對外開放,2015年12月位於嘉義太保的南院正式開館。

故宮藏品源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收藏,後又併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臺文物,徵集與蒐購的文物,約數十萬件,陸續數位化,置於「故宮典藏資料檢索」,其中部分文物數位圖檔已放在「Open Data專區」,開放提供大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