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圖

早春圖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北宋郭熙〈早春圖〉絕對是山水畫的經典之作,約高160公分的雙拼掛軸呈現瑞雪消融,雲霧繚繞山林,大地復甦,萬物萌發之早春景象。

郭熙曾在翰林圖畫院藝學,長於山水畫,擅長用「高遠」、「深遠」和「平遠」三遠構圖,仰視、俯視、平視三種角度的巧妙布局,融合范寬的山水宏偉構圖及李成的墨法表現,成就出「早春圖」巨碑式大作。

范寬 〈谿山行旅圖〉 、郭熙〈早春圖〉及李唐〈萬壑松風圖〉這三幅畫共通點為中峰鼎立的構圖方式,表現山的氣勢雄偉,後人稱為「北宋山水三巨碑」,也獲得故宮博物院「鎮院三寶」之美譽,在2012年被指定為國寶。

國寶賞析

郭熙活用「高遠」、「深遠」、「平遠」三遠構圖,建構一幅全景式巨作。

以粗獷扭動線條描繪山石輪廓,用深淺墨色繪出岩石紋理,樹木枝幹虯曲,枝椏像伸指布掌的樣子,發芽生長,潺緩流水,呈現冰雪初融,大地回春,自然生機勃勃之景。

整件作品宏偉結構之外,又不失柔美的韻致,體現其撰寫的《林泉高致集》裡所形容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境地。

清高宗乾隆帝(1711-1799)於己卯年(1759)於畫上方題詩。

「樹纔發葉溪開凍,樓閣仙居最上層;不藉柳桃閒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

貼切勾勒「早春圖」的季節特色及氛圍。
巍然屹立的主峰落於畫面中央,山間雲霧渺渺,區隔中景,營造出畫面遠近之情境。郭熙巧妙以S曲線描繪主峰輪廓、樹幹曲線,串連景與景之間,讓賞畫動線更為順暢。

薄霧瀰漫中,隱略見到飛簷斗拱的樓閣亭院,樓閣下方的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塑造靜謐之境。

郭熙以深墨繪製山岩,建構深邃的前後景,前景的數棵松樹枝椏下垂,如同蟹的足爪,被稱為「蟹爪枝」,搭配「卷雲皴」畫法的岩石,全畫洋溢著蓬勃的律動感。

畫作左方,樹枝下有款識,為郭熙題字「早春 壬子年郭熙畫」,並有「郭熙筆」印記。

由此可知,郭熙將此畫作命名為「早春」,成畫於壬子年(1072)。

在山水間活動的13個人物,活靈活現,增添生氣。畫作左側2位行腳僧負囊,行走蜿蜒山路。
畫面中央為主人在橋頭等待挑擔跨越木棧橋的2位僕役。
蓬舟停泊靠岸,孩童跟隨抱著稚兒的母親,後方是擔著行李的僕役,前方則是奔走在主人前的小狗,快速朝築岸而居的家門。
仔細看畫面中央,2位旅人一個提著行李,一個拄著竹竿欲翻越山嶺,緩步前進。
舟子載著漁夫撐篙行進。

認識印記

參考資料

    1. 倪再沁,〈神畫的形塑—論故宮三寶〉,《典藏古美術》第174期,頁80–85,2007。
    2. 李珮詩,〈印章裡的榮光&蛛絲馬跡—《石渠寶笈》三次編目與鈐印等相關記事〉,《典藏古美術》第208期,頁84–93,2010。
    3. 陳韻如、何炎泉執行編輯;林柏亭主編,《大觀:北宋書畫特展圖錄》,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4. 林柏亭主編,《國寶菁華:書畫‧圖書文獻篇》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5. 蔡玫芬主編,《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
    6. 劉芳如,浦莉安,陳韻如編,《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21。

典藏單位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清點清皇室收藏的上萬件書畫文物,開放北京紫禁城參觀,1937年戰爭爆發,故宮文物南遷,1945年戰後復員,然因1948年國共戰爭,又將故宮精品遷至臺灣,暫放臺中霧峰北溝,後在臺北外雙溪興建新館,1965年8月落成,11月正式對外開放,2015年12月位於嘉義太保的南院正式開館。

故宮藏品源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收藏,後又併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臺文物,徵集與蒐購的文物,約數十萬件,陸續數位化,置於「故宮典藏資料檢索」,其中部分文物數位圖檔已放在「Open Data專區」,開放提供大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