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

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為國立臺灣博物館三大鎮館藏品之一,民國105年(2016)被列為國寶,但此旗幟非原件,而是日籍畫家高橋雲亭在日本治臺時期所摹製的版本,那原旗在哪裡?為何臺灣博物館典藏的黃虎旗是摹件呢?

明治28年(1895)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成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使得在臺灣官民震驚不已,當時最高長官巡撫唐景崧多次上書給清朝卻只得到消極的回應,因此唐景崧認為若要免受日本統治,可效法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之例,引進外國勢力迫使日本放棄領臺,故在同年5月15日丘逢甲、唐景崧及臺灣仕紳密談後,發佈「臺民布告」,表示「自主」意願,呼籲各國干預,5月25日成立「臺灣民主國」,唐景崧為大總統,製作官印,製作藍地黃虎旗三面,分別懸掛在基隆砲臺,巡撫衙門,及淡水海關,但被淡水關稅稅務司馬士(Hosea Ballou Morse)拒絕懸掛於海關門前。

然,隨著日本強力攻臺,唐景崧倉促逃離,臺灣民主國僅維持13天,如同曇花一現,立即瓦解。

同年6月15日日本始政臺灣,而這三面旗幟的下落於何處?被拒絕掛在淡水海關的那面旗,根據馬士(Hosea Ballou Morse)回憶錄描述最後被他帶離臺灣,至今下落不明;懸掛在巡撫衙門的那面亦不知蹤影;最後懸掛在基隆砲臺的那面則被日軍收藏,由樺山資紀總督獻給日本皇室,放置在皇宮振天府,但隨著歲月流轉,已無法得知此面旗是否仍保存在此處。

明治42年(1909)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展示日清戰爭的相關戰利品,派遣臺灣總督府陸軍部參謀長宮本照明領取,無意發現收藏於振天府的黃虎旗,總督府得到敕許,得以摹製黃虎旗,故聘請高橋雲亭依照原旗樣貌摹製,據說摹製完成後的黃虎旗與原旗無異,因此今日在臺博館所見到的黃虎旗即是高橋雲亭摹製的版本,也是最接近原旗樣貌,早已成為臺灣歷史最重要的文化資產。

根據文獻記載,黃虎旗尺寸約橫一丈一尺,豎八尺,換算後為寬360公分,長242公分,可見旗幟非常大,且與現存放在臺博館的黃虎旗大小相差不大,而根據文獻的描述,旗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黃虎的長尾巴,依據時人美國記者達飛聲 (James Wheeler Davidson)曾受邀觀禮,他描述該旗幟「以藍底黃邊,中央畫著一隻看似飢餓的大老虎,他的尾巴比真老虎的還要長。」,馬士(Hosea Ballou Morse)也提到黃虎「在空中揮搖著又長,具有攻擊性的尾巴 。」

成立臺灣民主國對於唐景崧來說是屈於現況,萬不得已,因此在官印、旗幟等規範上不敢凌駕於清廷之上,因此選用旗幟顏色採用八旗最低階的漢族軍藍色,圖像採用龍尊虎卑的老虎,並用方正形式的傳統將旗。

國寶賞析

章節封面圖片

黃虎旗—夜間虎

此面黃虎旗現存放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旗幟寬330公分,長264公分,為高橋雲亭描摹存放戰利品的日本皇宮內振天府所收藏的黃虎旗,根據《臺灣日日新報》訪振天府的記載臺灣民主國旗的旗面為「藍地黃虎」,然歷經戰爭、褪色等外在因素,布面已呈褐色,因此高橋也依原旗樣貌摹畫,旗面底色為褐色,但黃虎的樣貌仍清晰可見。

黃虎旗由單層平織棉布製成,右下方缺漏一大塊,右上方一角則以底為藍色的其他材料製成,右下方的缺漏應是原旗本身的狀態,明治42年(1909)《臺灣日日新報》刊登明治28年(1895)6月旗幟懸掛在基隆砲臺的照片,可證實原旗已破損。


圖片來源:〈樺山總督筆進達書寫虎模樣旗(豎八尺橫一丈一尺)〉,《臺灣日日新報》第3475號,第5版,明治42年11月27日。

旗面為一隻昂首闊步的黑條黃虎,虎目圓亮,長尾巴朝左後方微曲朝上,體態微凹成半圓弧狀,虎頸到虎尾輪廓以粗墨線描繪,背部虎斑以較直的縱線一粗一細搭配呈現,腹部則較為彎曲的線條,亦以一粗一細繪製,而虎肚毛髮以墨色短促筆鋒描繪。

左前肢向下踏步,以粗墨線條表現腳輪廓,銜接身軀之處則用漩渦紋表現,右前肢成90度彎曲,大步邁進,虎虎生風。

虎瞳圓潤有力,虎鼻繪製紅色,如鈴形;虎額有墨色「王」字;虎耳成新月形,黃虎上方繪有率天下黎民,向歸天命意涵的紅色火紋,左下方則繪有吉祥如意,瑞氣滔滔的黃色雲紋,意味著虎抗外敵,自保平安,雲彩、火焰鼓舞人心,奮勇抗敵。

黃虎旗—日間虎

一般為人所知的黃虎旗樣貌為黃虎瞳孔呈夜間形態的圓瞳,但在民國93年(2004)臺博館委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進行分析,從背後脫落的一角觀察到些許顏料層,直到民國99年(2010)的修護作業,歷經一年半的時間,拆除層層交疊厚重的補紙及覆背紙,在民國101年(2012)終於確認旗面背後還有一隻黃虎。

二隻老虎相對應,只是背面的老虎瞳孔呈日間形態的彎月瞳,真實描繪貓科動物日夜時瞳孔的差異,有著陰陽二元相映對,日夜守護臺灣之深層意涵。

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日間、夜間虎。

再製黃虎

林玉山臨摹黃虎旗

一進去臺博館看黃虎旗,會發現怎麼與印象中的藍地黃虎旗不太一樣,應該是色彩飽滿的藍地黃虎,而不是斑駁褪色帶有歷史痕跡樣貌的旗幟。

其實色彩鮮麗的藍地黃虎旗,為畫家林玉山在民國42年(1953)受丘逢甲之子丘念台的邀請,為紀念「臺灣民主國」59週年,重新摹繪高橋雲亭版本的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並補齊原圖缺失的虎尾部分,因為形象完整,成為坊間流傳最廣的黃虎旗版本。

林玉山共摹製2幅,一幅為尺寸與原旗相同,另一幅則為縮小版,均存放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此幅為原尺寸版本。

林玉山臨摹黃虎旗(縮小版)

此幅亦為民國42年(1953)林玉山臨摹的黃虎旗,但尺寸比原旗小很多,寬96公分,長84公分,為縮小版本,存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旗面上有題字。

敬獻 省立博物館保存
甲午戰役台民抗暴保疆 台灣民主國旗模製品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五月
嘉義林玉山 模繪
台北李建興
                     捐助
台南林叔桓
台北林錫昌 染製
台中丘念台 贈送

黃虎旗數位重建版正面—夜間虎

民國105年(2016),黃虎旗被列入臺灣國寶,因此臺博館模擬明治28年(1895)「臺灣民主國」黃虎旗,特別製作「數位重建版」。從旗面的藍色彩度,到旗上的黃虎形象,皆經過有所本的比對考證,是目前最貼近原始黃虎旗誕生時的版本。此幅為數位重建版的夜間虎。

黃虎旗數位重建版背面—日間虎

此幅為數位重建版的日間虎。

參考資料

    1. 〈新聞記者拜觀振天府/天恩洪大/聖旨優渥/振天府之由來/臺灣之民主國旗/侍武官官長之說明/臺灣之聯隊軍旗〉,《臺灣日日新報》第2689號,第5版,明治40年4月23日。
    2. 〈臺灣民主國國旗(振天府御物を模したる)〉,《臺灣日日新報》第3475號,第5版,明治42年11月27日。
    3. 陳婉平〈追隨與尋覓─黃虎旗合宜修護方案之選擇〉,《臺灣博物季刊》第116期,頁6–19,2012。
    4. Frances Lennard、Nancy Pollak、林春美、陳婉平〈藍地黃虎旗?旗幟,真實性與認同〉,《臺灣博物季刊》第116期,頁20–33,2012。
    5. 蔡思薇,〈臺灣民主國之旗—一面國旗的身世與故事〉,《臺灣博物季刊》第116期,頁40–43,2012。
    6. 蔡承豪,〈建國抗日 曇花一現的臺灣民主國〉,《典藏古美術》第245期,頁12–14,2013。
    7. 藍玉琦,〈兩隻老虎,日夜守護台灣!:發現台灣民主國〈黃虎旗〉背後的秘密〉,《典藏古美術》第245期,頁145–147,2013。
    8. 趙昱婷,〈黃虎旗修復—從背景色的確定延伸出的議題〉,《文化研究雙月報》第142期,頁46–57,2014。
    9. 許佩賢,〈乙未歷史道具 藍地黃虎旗的前世今生〉,《臺灣學通訊》87,頁15,2015。
    10. 李淑惠、李子寧、吳佰祿執行編輯,《黃虎旗的故事 : 臺灣民主國文物圖錄》,臺南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2。
    11. 李麗芳、鄭明水等作,《鄭成功畫像臺灣民主國旗修復科學檢測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2007。
    12. 許佩賢,《臺灣民主國旗歷史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2007。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為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前身為明治41年(1908)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簡稱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所展示的文物大致分為歷史、人類、南支南洋、動植物、地質礦物等,戰前已達約一萬多件陳列品,戰後改制為臺灣省博物館,民國38年(1949),主管機關從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移至臺灣省政府,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而後民國88年(1999)因臺灣省虛級化,改由文建會(文化部)主管,定名為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博館承襲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累積藏品逾12萬件,含括臺灣歷史史料、原住民文物、動植物、地質學標本,是民眾深入認識臺灣的櫥窗,且已完成數位化,可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資源檢索系統」查詢瀏覽。

除了館前路的本館展示臺灣豐富的歷史人文,動植物等典藏品之外,還有土銀展示館的古生物展覽,南門館呈現臺灣昔日樟腦業風華年代,鐵道部園區展示臺灣鐵道史,認識臺灣現代性發展的軌跡。

藏品推薦

運用AAT-Taiwan「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詞彙進行全球文物典藏單位近似藏品推薦鏈結,擴展藏品知識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