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壑松風圖

萬壑松風圖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萬壑松風圖〉為北宋畫家李唐所繪之絹本畫軸。

李唐,生於北宋末年,曾歷仕於北宋徽宗、南宋高宗畫院,精於山水畫,早年畫風以峭勁筆墨畫出北方山河之磅礡壯麗,晚年化繁為簡,用筆凝鍊,構圖精鍊,開闢南宋新畫風。

此作雖與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為北宋「巨碑式山水」作品,但與兩者相較之下,〈萬壑松風圖〉跳脫遼闊壯觀的景色,轉向深邃山谷,且沒有繪人物及建築物,更能突顯幽谷氛圍。

此畫作連接北宋大觀山水與南宋近景山水,被認為是凝聚兩宋畫風精華集大成的山水畫傑作,現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除了是「鎮院之寶」之一,亦在2012年被定為「國寶」級古物。

國寶賞析

〈萬壑松風圖〉雖延續北宋中軸式構圖模式,但不同的是,李唐刻意縮小主峰,擴大近景的松樹與岩石,流露出細膩的空間深度。

山腰處的雲氣自山谷後方緩緩升起,劃分前後群山的層次感,讓畫面有了疏密相間效果;以石綠、墨色描繪的松葉彷彿搖曳於山谷中;以墨線繪成的河川,潺潺流下,與岩石激盪無數水花。

風動、雲起、水流等不同動態的視覺構圖,讓〈萬壑松風圖〉更為生動。

主峰置在畫幅中央,左右配置高低不齊的插雲尖峰。山體以斜向岩塊組成,以「斧劈皴」擦染山石肌理,再用深淺不一的青綠暈染,塑造岩塊嶙峻之感。

李唐以留白手法,在山腰處的濃密松林上,繪製連綿起伏的雲霧,拉開前近景,舒緩主峰過於嶙峻的壓迫感。

李唐將署名嵌入在遠方的山峰,題寫「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陽李唐筆」,李唐為河陽人,作畫時間為宋徽宗宣和年間,正值1124年,李唐已高齡76歲,下筆仍強健有力。

3年後,北宋滅亡,南宋偏安江南,李唐亦南渡,畫風轉為筆墨蒼勁、簡潔豪放,深深影響南宋山水畫之風格。

以筆鋒強勁的「斧劈皴」繪出山峰、峭壁的險峻。李唐運用毛筆的側鋒,蘸上濃墨快速畫出,下筆之處宛如斧頭劈砍後的效果,後人稱此畫法為「斧劈皴」。

兩旁的山坳裡,涓涓泉瀑,順著下降的地形,形成一層一層涌湍的水流,李唐以生動的筆觸,塑造彷彿可聽見潺潺流水聲,松林被風吹拂發出沙沙作響的聲音。

山中幽谷間,光影映照在盤根錯節生長在岩塊上的松林,松針鬱鬱茂生,展現萬物與光線交織,生機勃勃的朝氣。

李唐先以墨線繪出樹幹輪廓,再以褐色褚石帶出半圓形的樹結及樹皮紋理,精確地呈現松樹的立體感,而厚實的松針,則用筆尖蘸滿石綠顏料,把松針粗細長短樣貌,一筆一筆如實畫出。

認識印記

參考資料

    1. 倪再沁,〈神畫的形塑—論故宮三寶〉,《典藏古美術》第174期,頁80–85,2007。
    2. 余輝,〈李唐與後李唐時代的山水畫—南渡畫家及其後代們的藝術作為〉,《故宮學術季刊》第30期第4卷,頁43–103,2013。
    3. 李珮詩,〈印章裡的榮光&蛛絲馬跡—《石渠寶笈》三次編目與鈐印等相關記事〉,《典藏古美術》第208期,頁84–93,2010。
    4. 陳韻如、何炎泉執行編輯;林柏亭主編,《大觀:北宋書畫特展圖錄》,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5. 林柏亭主編,《國寶菁華:書畫‧圖書文獻篇》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6. 蔡玫芬主編,《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
    7. 劉芳如,浦莉安,陳韻如編,《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21。

典藏單位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清點清皇室收藏的上萬件書畫文物,開放北京紫禁城參觀,1937年戰爭爆發,故宮文物南遷,1945年戰後復員,然因1948年國共戰爭,又將故宮精品遷至臺灣,暫放臺中霧峰北溝,後在臺北外雙溪興建新館,1965年8月落成,11月正式對外開放,2015年12月位於嘉義太保的南院正式開館。

故宮藏品源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收藏,後又併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臺文物,徵集與蒐購的文物,約數十萬件,陸續數位化,置於「故宮典藏資料檢索」,其中部分文物數位圖檔已放在「Open Data專區」,開放提供大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