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伍拾肆年信照:諸羅縣正堂遴委阿莫為土官給發信牌
康熙伍拾肆年信照:諸羅縣正堂遴委阿莫為土官給發信牌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康熙伍拾肆年信照:諸羅縣正堂遴委阿莫為土官給發信牌〉為中部平埔族巴宰族(Pazeh)岸裡社文書,現存放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是現存最早官方原住民頭目委任狀文獻,是研究清代臺灣中部原漢族群關係文化史與開發史的珍貴史料,具有歷史及文獻價值,在2010年納為國寶。
岸裡社之名最早出現在周鍾瑄《諸羅縣志》,沙轆、牛罵二山之間的村社稱「岸裡內山諸番」,在郁永河筆下的「岸裡內山諸番」是既盡文身,複盡文面,窮奇極怪,狀同魔鬼。常出外焚掠殺人,為清廷難以掌握管理的生番之一。
直到康熙38年(1699)發生吞霄社之變,清廷無法平亂,於是他人獻計可利用飛快穿梭山林間的岸裡社人進行包夾圍攻,因此以金銀財物贈與岸裡社頭人阿莫(Amok),得以平定戰亂,岸裡社展現強大的戰鬥力,讓清廷認知該社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康熙54年(1715)招撫岸內社及阿里史社等,任阿莫為總土官,便於接洽及督導,岸裡及阿里史、掃捒、烏牛難、樸仔籬五社從生番歸化為熟番,但各社終究只是流於形式上的從屬關係。
然透過清廷的招撫,岸裡社正式登上臺灣歷史的舞台,只要有重大民變事件,清廷必召岸裡社社人支援平亂,岸裡社人也不斷獲得清廷的土地賞賜,甚至在乾隆年間,第三任土官敦仔賜漢姓「潘」,被任命為通事,其地位從歸附的「生番」轉變為協助的「官番」。
參考資料
- 伊能嘉矩,〈舊政府時代の理蕃-第一如何にして熟蕃を處理せしや(二)〉,《臺灣協會會報》82,頁18–20,1905。
- 安房菊三郎,〈岸裡社興亡史〉,《臺灣地方行政》第1卷第3期,頁73–78,1935。
-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 洪麗完,《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7。
- 姚嘉音,〈從歷史足跡看巴宰族岸裡社之宗教變遷:以埔里愛蘭地區的基督教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 柯志明,《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21。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為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前身為明治41年(1908)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簡稱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所展示的文物大致分為歷史、人類、南支南洋、動植物、地質礦物等,戰前已達約一萬多件陳列品,戰後改制為臺灣省博物館,民國38年(1949),主管機關從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移至臺灣省政府,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而後民國88年(1999)因臺灣省虛級化,改由文建會(文化部)主管,定名為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博館承襲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累積藏品逾12萬件,含括臺灣歷史史料、原住民文物、動植物、地質學標本,是民眾深入認識臺灣的櫥窗,且已完成數位化,可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資源檢索系統」查詢瀏覽。
除了館前路的本館展示臺灣豐富的歷史人文,動植物等典藏品之外,還有土銀展示館的古生物展覽,南門館呈現臺灣昔日樟腦業風華年代,鐵道部園區展示臺灣鐵道史,認識臺灣現代性發展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