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方壺

蟠龍方壺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蟠龍方壺〉,又稱「獸耳虎足方壺」、「蛇網蓋冠龍虎方壺」,此件出土時為一對,另一件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器出土於中國河南省新鄭,為春秋時期中原鄭公大墓之物,是著名的楚式龍耳方壺。壺乃酒器,具有盛酒、盛水之功能,周代禮制嚴謹,「壺」使用時必定成雙,方壺是卿大夫使用於祭祀饗宴時,紋飾裝飾精緻,製作華美,遠勝他器。

在《商周彝器通考》中,著錄此物原名為「獸足壺」,材質為青銅,高90.3公,深57公分,此器制為長頸,束腰、垂腹、圈足、斂口外反,寬口邊飾不規則,其風格繼承西周文化傳統,也呈現晉、楚文化特色的融合,與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遺址出土的〈龍耳虎足方壺〉器形、裝飾均相似,可作為春秋時期楚式龍耳獸足方壺的代表,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因此在2011年指定為國寶。

國寶賞析

壺呈長方直頸,蓋沿寬厚,上接透雕蟠蛇紋的蓋冠,壺胸及腹上有十字凸稜分隔。壺頸外觀以山形及帶狀雙鈎凸線蟠虺紋裝飾,壺胸佈滿雙鈎凸線蟠虺紋。腹下鼓漲似蒜頭,成垂腹形,無紋飾,兩側有雙龍耳飾,下設長方形圈足,圈足下由兩虎承壺。

方壺側面圖。

壺蓋為仰帽式鏤空蟠蛇紋透雕,是最早以失蠟法製作的青銅器。蓋高約7.5公分,冠網由20多對S型的長條蛇紋交錯而成,生動精巧。

方壺頸部兩側附耳作一對立體鏤空回首
的龍形圓雕,附環。

圈足下以雙伏虎托起方壺,二虎圓雕,虎身以角狀斑紋為飾,虎尾成卷曲狀,姿勢似趴立,頭向前,口吐舌,舌尖微彎。

參考資料

    1. 國家文化資產網
    2. 國立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編,《新鄭鄭公大墓青銅器》,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3. 楊式昭,《春秋楚式青銅器轉型風格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
    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精品》,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
    5. 楊式昭,《春秋方壺上的立體飾件研究》,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16。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前身為1955年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是國民政府遷臺後成立的第一個公共博物館,1957年正式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典藏文物初期以教育部撥交之戰後日本歸還古物以及原河南博物館遷臺文物為基礎,後經由各界熱心捐贈及價購等管道逐年累積,至今已達五萬餘組件,涵括書畫、版畫、銅器、陶瓷器等19項類別。文物樣貌多元,古今兼備,並深具民間性與生活性,這些珍貴資料皆呈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查詢系統」

藏品推薦

運用AAT-Taiwan「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詞彙進行全球文物典藏單位近似藏品推薦鏈結,擴展藏品知識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