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

國家寶藏

國寶介紹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1對2件,形制相同,高63.6公分,重12.3公斤,容積約20,250毫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1935年在河南汲縣山彪鎮1號墓發掘出土的,出土時置於「水陸攻戰紋鑑」中,這套東周時代的壺、鑑組是墓中鑄造最講究、紋飾最精緻的銅器。

銅壺設計極具巧思:壺蓋以鏤空的立鳥和蓮瓣組成,立鳥可自蓋頂取出,雙翅亦可拆卸。2009年文化部指定為國寶。

國寶賞析

此壺器長頸廣腹,低圈足,雙耳獸面銜環,緊接器壁,比例勻稱而穩重,器蓋以透雕的立鳥、八瓣蓮花為飾,可拆卸。
壺體銀白,被翠藍斑,壁薄而質勻,以帶紋為界共八層,每層飾蟠螭紋,填以十字花瓣紋,飾紋以模印法製作,清楚可見錯壓痕跡。
器身留有四條明顯的直線,為「塊範法」,此作法為製作銅器時,澆灌銅液後,外範左右對接處留存的痕跡。

八瓣華蓋立鳥圓壺壺蓋以八瓣蓮花為飾,上有鏤空立鳥,均可拆卸。

拆卸壺蓋,俯視壺內。

八瓣蓮花華蓋

鏤空蓮瓣向外伸展,展現出花瓣盛開的美麗樣貌。

蓋心裝飾立鳥

貓耳,鉤喙,昂首張翅作欲鳴將飛狀,尾首、鳥身與翅,皆翻轉鏤空,鳥身有極細紋飾,雙爪各4趾(前3後1),立在圓形銅板上,雙翅有卡榫,可從鳥身拆下。

壺底

壺底底部飾十字紋。

參考資料

    1. 國家文化資產網
    2.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3. 王品方、林玉雲,〈國寶「八瓣華蓋立鳥圓壺」修護報告〉,《古今論衡》38,2022,頁4–22。
    4. 楊式昭,《春秋方壺上的立體飾件研究》,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16。

典藏單位

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廣州成立,1948年冬播遷來臺,1954年定居南港現址。史語所為一多學科整合之研究所,研究領域涵蓋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文字學,成果深獲國內外學界重視。史語所收藏14萬餘件文物,包括在大陸時期發掘採集的考古遺物12萬餘件、居延漢簡1萬餘件、中國民族學文物1千餘件,另有內閣大庫明清檔案約31萬件。

為展示典藏品,1986年設置歷史文物陳列館,展示形式打破傳統博物館陳列精品的概念,以突顯學術研究成果為重點,展覽內容包括中國商周至戰國各時期墓葬出土資料、居延漢簡、珍藏圖書、內閣大庫檔案、中國西南民族、豐碑拓片、臺灣考古等主題,透過文物展示及各項教育活動,將史語所歷來研究成果與社會大眾分享。